小石室外大廳內,劉長老和李執事看著前方空中的光幕。
那些門人弟子,一個個正各自施展不同手段,嘗試破解紅色丹丸。
他們這里更多人在了解藥性后,開始嘗試從克制藥性上入手,這種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手段。
既然是最常用的方法,就說明很有效!
但也有一些弟子則是反其道行之,他們嘗試分解紅色丹丸,試圖從中找出煉制此丹的原材料,而后從這方向進行破解。
只是這種方式較難,想找出煉制丹藥的原材料并不容易,往往一枚丹藥煉制時,是可以用別的相似之物替代。
如此一來,他們分析出的原材料,也就不一定準確了,有時會分析出好幾種類似的原材料,反而會將自己弄得暈頭轉向。
劉長老二人看著各個石室內的情況,這些人用的手段,在黃岐谷里都有傳授,但也有一些則是外來之法了。
像那個俊美青年使用的方法,就是需要去專門煉制出玉碗法寶,至于最后的成功率高低,更主要的還是要靠自身煉丹和識藥水平來看。
否則,多半就會羅列出一大堆,極為相似的原材料,自己都分析得頭暈腦漲了。
李執事在重點觀察九個人,而李言也正是其中之一,不過他也只是掃了幾眼后,就看向了其他六人。
因為李言和另外兩人表現出的狀況,都很是正常,這說明這三名被推薦來的弟子,多少煉丹造詣還是不錯的,而推薦之人也并非盲目推薦。
如果李言知道這種情況的話,他肯定也是對自己的表現很是滿意,他開始的表現,已瞞過了兩名丹道高手。
但是另外六人情況就不對了,不是滿頭大汗中,神情緊張的一直分析著丹藥。
就是有人都掏出了一大堆的寶物,在不停地用寶物進行測試,但分明動作順序都有些混亂了。
對于那六人的舉止,李執事都一一記了下去。
還有人竟然在測試紅色丹丸過程中,就將自己弄得陷入了幻境,很長時間都無法再出來,一個人在石室內,不斷大喊大叫。
對此,李執事他們可不會去幫其解毒,就讓對方在里面慢慢發瘋就是了,反正又不會死人。
時間在飛速地流逝,當時間過去四個時辰后,已然有人將整理好的玉簡,放到角落處的傳送陣上,開始索要煉丹原材料了。
對于這些人,劉長老和李執事也并沒有露出關注之色,先煉丹者,也未必就是有把握之人。
…………
石室內,李言眼前的那枚紅色丹丸,只剩下了原先十之一二,基本上已快被他消耗完了。
而他也不斷拿出一枚枚丹藥測試,這也是煉丹修士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在不斷確定毒性的情況下,用其他丹藥嘗試解毒。
但是過來參加內選的弟子都知道,這枚紅色丹丸肯定不容易被破解,是那些長老特意煉制出來,專門供考核所用。
外面那些解毒丹十之八九,都不能完全對癥,而他們可是被限定在百息之內,要完成解毒才行。
不過他們可以通過那些解毒丹,來分析對紅色丹丸的解毒效果,這樣他們同樣能有所借鑒。
他們往往就是在吞服解毒后,再刮下紅色丹丸上一層粉沫,而后感應解毒效果。
之后,不斷在身側一枚枚玉簡上,記錄下自己的各種判斷。
李言看著最后剩下的一點紅色丹丸,他也拿起一枚空白玉簡后,迅速在里面刻錄了幾十株原材料。
隨后他略作沉吟,似在做了最后的確認后,這才一甩手,將玉簡射入到角落處的傳送法陣內。
同時,一道法訣也打了過去,在一陣低低轟鳴中,一道白光閃過后,那枚玉簡已是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