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此時卻是凝目仔細看向前方,他看的不是那個被黃布蓋住的陶罐,而是陶罐后方石壁上的東西。
在那里刻錄了一副畫,原本因為陶罐遮擋的原因,李言只能看到一部分,但是他剛才也是同時用神識掃過,卻是在一剎那看清了后面雕刻的壁畫。
那是一副月下僧人行走的畫面,上面有一彎半月懸空,而下方則是一個沒有刻全的山體。
不過對方的雕刻功力很是深厚,依舊將露出畫面的山體雕刻的栩栩如生,有一種意境深遠之意……
山體上有一條蜿蜒向上的石階,由于石壁空間有限,只能通過畫面上最后變成細線的石階,可以判斷出這座山應該很高。
而在被陶罐遮擋的地方,正有一個老僧身穿衲衣拾級而上,老僧也只是露出了半截身軀,像是剛剛環山而上轉過彎時,才露出了半個身形一樣。
除此之外,就是旁邊點綴的彎曲松樹,李言此刻盯著的不是那個老僧,也不是畫面上其他地方,而是那名老僧半伸半屈的一只手。
整個畫面算是半俯視刻畫,半露出身形的老僧一只手單掌豎在胸前,另一只手前伸中提著一個燈籠。
這就是一副老僧月色夜行的畫面,這副雕刻在石壁上的畫,不知道要表達什么意義?
不過李言在看了整個畫面后,那個老僧像是獨自走入一片空幽之地,李言心中也是有一種空靈入境的感覺。
而李言在這個時候,卻正仔細的用神識不斷掃視著那只燈籠,那個燈籠的形狀他感覺十分的熟悉.
與他當年在北牧界坊市中得到的那一只破敗燈籠,李言感覺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雖然整個雕刻畫面只有灰黑兩種顏色,可是李言覺得那只燈籠的本來顏色,應該就是紅色才對。
很是奇怪雕刻此壁畫的人,不知是想體現出老僧的孤獨,還是這一座古修仙城因為有歲月侵襲緣故。
李言看著老僧手中后半段的提桿,也是如陳年老舊一樣,上面有著斑駁細紋中,一些竹皮都已脫落,也像是有著竹豎紋和黑色的油泥一樣。
由于是俯視的角度,所以李言很快又將神識放在了燈籠本身上,俯視的角度可以看清里面的燭光。
同時也能看到匯聚到燈籠頂部的龍骨,李言快速數了一遍,赫然也是四十九根,而且那些龍骨也是黑色。
李言突然一只手掌抬起,下一刻,在他的手上也是出現了一只斑駁的紅色燈籠,李言目光移到了手中的紅色燈籠上。
但他手中出現的紅色燈籠,此刻可是毫無動靜,甚至就連以前在冰原上出現的那種氣息,此時也并沒有多出一絲的感覺。
“巧合?”
李言不由喃喃自語,他想了想后,只是意念一動之間,本來放在前方塔內蓋著黃布的陶罐,立即輕輕飛了起來。
徑直從山壁塔形石洞中飄出后,就懸浮在了李言身前一側的空中,李言沒有再去管它。
陶罐內他的神識已經掃過,就是底部一層灰色塵物罷了,不用想也知道那是什么,這座塔內死亡的僧人并沒有結出舍利子,最后同樣也沒有保留自己的肉身。
李言輕輕將手中的紅色燈籠伸了進去,一直到他手中的燈籠,都碰觸到了壁畫上的燈籠,兩者都是沒有任何的反應。
李言依舊沒有著急,而一點點將手中的燈籠在畫面上移動,直至過了半刻鐘后,李言用手中的紅色燈籠不斷移過,已經仔細地碰觸過了壁畫每一寸地方。
可是結果什么也沒有發生,李言想了想后,還是沒有將手中紅色燈籠拿開。這一次已是稍微灌注了一些法力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