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威和蔗姑、秋生、文才等人站在一邊,看著正在法壇邊上施法的九叔,又看了看茅山明他們。
大寶和小寶兩兄弟倆相擁而立,表情平靜。
其實,對他們而言,超度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人,只要那個人能夠過的好一些,他們是否超度,都是可以的。
道門的超度,與佛門的超度,其實是不一樣的。
道門的超度,一般都是要按照嚴格的程序來進行,共分五個步驟。
一是齋戒,一般做法事前都需要齋戒沐浴,清靜心身,這樣做法事的時候才可以上達天聽。
二為設壇,一般設壇前都會先準備好招魂幡等旗幡,同時還需設陰陽壇,陰壇還得擺上亡人牌位,鮮花供果、三茶四酒,三葷四素,香寶蠟燭,米飯饅頭,當然還有還得準備一些要燒的紙錢。
三是登壇做法,登壇后,法師一般會先做凈壇法事,然后才開始超度法事。
四是誦經,法事的中途會誦許多經文,道教中比較常見的是《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元始天尊說豐都滅罪經》《太上三生解怨妙經》等經文,如果是女子還需加《太乙救苦天尊說撥度酆都血湖妙經》。
五乃施食化寶,在法師做完法事后還需茶酒米飯撒于四周,供亡魂食用,同時也需燒化紙錢,有的人還會燒各種紙糊像。
九叔穿著一身黃色道袍,手搖銅鈴,催動招魂幡,嘴里還低聲念叨著一些咒語。
細細聽之,竟是道門名經《往生咒》。
“太上敕令,超汝孤魂,鬼魅一切,四生沾恩。
有頭者超,無頭者升,槍誅刀殺,跳水懸繩。
明死暗死,冤曲屈亡,債主冤家,討命兒郎。
跪吾臺前,八卦放光,站坎而出,超生他方。
為男為女,自身承當,富貴貧窮,由汝自招。
敕救等眾,急急超生,敕救等眾,急急超生。”
念完咒語,九叔便放下手上的東西,來到茅山明身前,低聲道:
“有什么話就現在說吧,你只有一柱香的時間,好自為之吧。”
說完,九叔便與茅山明擦肩而過,阿威等人見狀,很識時務的與九叔一同走出好幾米的距離,為明叔和大寶、小寶騰出地方,做最后的敘舊。
“這次分別,估計就是永恒了。”
秋生看著茅山明他們的背影,有些感慨的說道。
“嗯,大寶小寶的陰壽已是所剩無幾,這次下去,估計不久后就會入輪回,重新轉世了。轉世之后,他們就不再是大寶和小寶了,而是一個全新的個體。”
阿威在一旁解釋道。
突然,一陣幽光大起。
茅山明、明叔含淚目送大寶和小寶被地府接引。過了片刻兒,光芒逐漸散去,大寶與小寶兩兄弟的魂靈,也已是消失不見了。
“道兄,別太難過了,大寶和小寶也不希望看見這樣的你。”
九叔走上前去,拍了拍茅山明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
“多謝,我早已做好心理準備,只是當他們消失在我眼前時,我還是沒能忍住。”
茅山明的眼角溢出了一些淚珠,這是阿威他們第一次見到茅山明哭泣,這個歷經滄桑,遭受生活的壓迫與打擊的中年男人,此時竟然哭了出來。
“我沒事,我想一個人靜靜。”
茅山明抹去眼角的淚珠,但是沒多久,又有新的淚珠流了出來。說完,他便獨自一人離開了這里。
“師弟。”
蔗姑剛想上去安慰一番,卻被九叔給攔了下來。
“讓他自己靜靜吧,有時候一個人的獨處,比一群人的安慰,要來的有效得多。”
九叔望著茅山明的背影,淡淡的說了一句。
“登高欲窮千里目,愁云低鎖衡陽路。
魚書不至雁無憑,幾番空作悲愁賦。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難渡。
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