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只是因為記錄知識的載體不同。
所以天書法術這種不科學的神秘側能力,對電腦這種電子產品無法起到作用么?
顯然不是這樣!
貳壹用手指頭觸碰到實體書籍的封面和書脊時,不也一樣根本就沒有看到其中的內容么?
那跟點擊屏幕上的電子文檔又有什么區別?
他之前的理解完全錯誤了,所謂的“觸碰”僅僅只是一個,執行這個法術的心理暗示動作而已。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在法術效果生效的過程中,讓貳壹自己“認為”我“碰到”了書,我就能知道其中的內容!
這顯然是“不科學”的,他又沒有透視眼,怎么可能碰到書就知道其中的內容?
可是偏偏得到了天書之后,他就一直沒有考慮過,天書這種神秘側物品“合不合理”的問題。
潛意識的認為,天書這種“金手指”任何的不合理,理所當然的都是合理的,要不為什么叫做“金手指”呢?
也正因為這種認知,導致貳壹在之前使用天書能力的時候,一直都沒有出現過使用失敗的情況。
可是當他剛剛在課堂上,開始對[學者之觸]的原理產生疑問的時候,卻突然發現他連實體書都無法通過觸碰閱讀了!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信念”的問題,就像是傳說中上帝七天創造世界一樣。
上帝說,我要“光”,于是就有了光!
貳壹說,我“觸碰”了書,所以我就得到了書中的“知識”!
天書法術和科技產物,一個唯心、一個唯物,這是兩種完全不同體系的力量,但是卻并非完全無法融合!
因為“唯心”的力量,是不受“物質”所影響的,電腦這種電子產物是物質,頂多也就是復雜一點,可書籍也同樣是人工制造的物質,兩者之間有什么不同呢?
無非就是組成成分不同而已,對[學者之觸]這種唯心的能力來說,有什么區別?都是一種承載文字和知識的載體而已!
非要強行解釋,讓自己理解它的“原理”的話,可以不將[學者之觸]認為是一種“學習法術”,而將它看做是一種“時空間法術”。
我們平時看書,需要一頁一頁的去翻開書頁,才能看到記錄在紙張上的文字。
而[學者之觸]節省了這個過程,就好像是用剪刀將這一段過程“剪切”了下來,放到了另外一個次元或者維度之中去完成,在那個沒有時間流逝的次元之中,實際上貳壹還是完成了“一頁頁翻看書頁”這一個過程的。
只是這個過程所耗費的時間,并不會影響到主物質世界的貳壹而已,看上去就像是在觸碰書籍的一瞬間,就閱讀完了整本書一樣。
想明白這一點,接下來就簡單了。
既然[學者之觸]能夠讓貳壹,在“無時間流逝的次元”之中,看完一本書。
那么為什么不能讓貳壹把電腦,搬到“無時次元”之中去,翻閱完電子文檔之后,再搬回來呢?
你說“無時次元”里沒電?沒網絡信號?電子設備不能使用?你可拉倒吧!
連“無時次元”這種不科學的地方,都能被貳壹想象出來了,弄點電、開個wifi什么的還不是小事一樁?
當然,所謂的“無時次元”,雖然只是貳壹為了便于自己理解而做出的假想,但是卻也有效的解決了[學者之觸]無法用電子產品觸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