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身上穿有簡單秋裝,沒有確切可以證實身份的物品。”
“兇手應該懂得一定反刑偵技巧,將死者隨身物品進行了分散藏匿或拋棄,但不排除搶劫殺人的可能。”
王隊長的眉頭越皺越深,剛剛局里已經反饋過來了信息,近三年內的女性失蹤人口中,并沒有與死者信息符合的對象。
這也就是說,死者很有可能不是中山市范圍內的人員,不排除有跨縣市拋尸的可能,也有可能死者失蹤的信息并沒有上傳到檔案庫中,這樣的話就很難確定死者身份,從而展開偵破了!
“徐教授,您三年前就在磐龍文化遺址進行考古么?對當時的情況了解么?”
“這里遠離市區,并沒有直達的交通工具,兇手如果想要將死者進行搬運,必然會使用能夠遮掩受害者行跡的車輛!”
王隊長思考良久后,開始向徐教授征詢道:“這里有監控或是其它車輛進出記錄么?”
“應該沒有!”
“當初劃定的文物保護范圍這么大,雖然說是不允許外來人員隨便進出,但是這里出土的文物,除極少數玉器和銅器之外,買賣和收藏的價值普遍不高。”
“在無法長時間、大規模盜挖盜采的情況下,根本就無法得到什么東西,所以很少有人會來,相對的進出管制也就不那么嚴格,只在道路入口的位置設置了一處崗亭,監控就更加沒有了。”
徐教授搖了搖頭道:“不過因為遺址的范圍太大,所以周邊也沒有圍欄,除了入口處的那條土路之外,其它區域雖然不方便車輛行駛,但是強行進入的話也可以開進來的吧?”
王隊長聞言搖了搖頭,他只是例行的詢問一下。
兇手既然懂得搜走死者身份證明的反刑偵手段,應該不至于犯這么簡單的錯誤。
強行驅車從非鋪裝道路,進入磐龍文化遺址的話,會在泥土上遺留下車輪的胎轍花紋,很容易判斷出是什么型號的車輛,如果當時尸體被發現的早,再通過對照沿途道路的監控進行對比的話,一下就暴露了。
所以兇手即便是使用車輛來運輸死者,而且將車輛開到了這么深入的區域來的話,也必然是極為隱蔽而且不會引起懷疑的方式。
“這樣的話,那就真沒辦法確定了……”
“這里從幾年前就開始修建博物館和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一直都有大量的工程車輛進出!”
徐教授搖了搖頭,又想起點什么來,補充道:“如果是那種大型車輛的話,藏一個人進來,到晚上再扛到湖邊進行掩埋的話,根本就沒人發現的了!”
越分析越是沒有頭緒,照這樣下去的話,根本就沒有辦法展開有效的偵破。
“為什么一定是用車運進來的呢?”
“就算是用工程車運進來的,當時工地上人多眼雜的,同樣容易暴露吧?”
“把車停在工地上,然后扛個人走幾公里路到湖邊,被發現的幾率會有多大?”
“而直接把工程車,在夜間開到并沒有工程建設的湖邊來,引起懷疑的可能性又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