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異動,特別是成群巨大樹木移動所帶來的震動,像地震一樣嚇跑了這一區域的各種生物。
上百棵數百米高、直徑數十米、樹身周長近百米的超級巨杉,每棵之間間隔百米,橫十豎十的排列成田字形,
形成了一座周長約5000米,占地約150萬平方米,也就是1.5平方公里的巨型框架。
緊接著,從樹身30米處的高度往上,每隔10米呈十字形生長出橫生的枝椏,兩兩相對的糾纏著跨過近百米的距離,互相刺入相對應位置的樹身中形成橫梁,橫梁之間再蔓生出細枝編織成網格構成地板。
就此,近百棵超級巨杉不再是一個個單獨的個體,而是形成了一座世界上唯一的“正方形”龐大植物!
因為橫生的枝椏互相糾纏著,融入對方的樹身之中生長到了一起,就像是一群巨人互相勾肩搭背的架著膀子。
再加上超級巨杉們龐大的根系網深入地底并互相糾纏在了一起,這種奇特的結構讓這座特殊的植物建筑穩固性極高!
可以說,只要是神秘島不直接陸沉,12級以下的地震都無法摧毀這座“活著”的建筑!
就在超級巨杉們自行構筑框架的時候,貳壹也沒閑著,指揮著大量的巨型椰子樹開始排隊。
而無數的粗壯藤蔓從森林像巨蟒一樣“游”了出來,依附在巨型椰子樹上互相糾纏著編織成網,在巨杉框架周圍形成了一道“回”字型的樹墻。
與此同時,考慮到未來的生活需求,大量的果樹和水果植物像趕集一樣,在樹墻外整整齊齊的排列到貳壹給它們劃分的區域之中,形成了一片片的辣椒叢、菠蘿田、木薯田、香蕉林、木瓜林、檸檬園、榴蓮園……
因為考慮到占地問題。
一些低矮植物,例如說辣椒、菠蘿、灌木漿果等。
貳壹干脆以四棵巨型椰子樹充當支柱,用藤蔓每隔五米編織出一層一層的“藤筐”。
這么一來,百米高的巨型椰子樹,足以搭建起二十層分隔,再用[移土術]控制著泥土匯聚成流,沿著預留出的藤梯爬上去自行填入藤筐,建造出了一座座的立體式框架種植樓。
至于說這些在空中生長的植物們,如何獲取水分?
下雨什么的就不說了,蓄水藤滴漏式澆灌系統了解一下?
為了入住框架式種植樓,“短腿”的菠蘿君表示,你這是在為難我菠蘿!
靠著淺淺的須根,爬上近百米高的種植樓,我容易么我?
要不是有流動的土層充當自動運輸帶,將這些嬌弱的植物送上樓,靠它們自己估計爬一半就被曬干了。
可碰到一個有強迫癥的基建狂魔新領主,植物們能有什么辦法,它們也很絕望啊!
以前大家都是種子落在那,就在那隨便長長,各種植物混雜在一起生長,顯得亂糟糟的。
可想隨時吃到各種水果,又不想突然想吃的時候,鉆到森林里到處尋找的貳壹。
卻偷懶的把森林之中的各種經濟作物聚集了起來,表示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的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