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頭聚落的雪人,總共也只有百十個左右,其中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半大雪人。
這讓貳壹有些驚訝,以雪原的資源環境來說,這么小小的原始聚集點,理論上是不應該有這么多小雪人出生的。
按照雪人首領所說的,它們平均每“十天”出去狩獵一次,每次都能帶回百十條雪蟲來。
這個“十天”和“百十條”的數字,還是貳壹自己推算出來的,畢竟雪人別說識數了,它們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
別看跟貳壹“說話”用詞還挺正常的,可那是通過[動物交談術]的動作、表情、叫聲的大小、節奏翻譯之后總結出來,供貳壹意會的。
所以別說是弄的清多久出去狩獵一次,每次能狩獵多少條雪蟲了,它們連自己有多少根手指頭都分不清!
根據雪人首領所說的,雪原上每天早晚都會像潮汐一樣刮一次大風,而每十天都會下一次暴雪。
所以每次暴雪結束后會有十天不刮風不下雪的平靜期,那個時候就是它們出來狩獵的日子,必須在這個時候囤積夠食物,以熬過下一次暴雪期的極度低寒。
而狩獵到的雪蟲的數量,則是根據每次出去狩獵的雪人的手指頭計算的。
每一次出去,每一個雪人都必須抓到跟自己手指頭一樣多的雪蟲,才能夠確保整個狩獵隊的雪人,能夠抓到足夠整個聚落同伴熬過暴雪期的食物。
至于說,為什么不用“天”來計算時間,是因為雪原空間里沒有黑夜,始終處于極晝狀態,所以它們根本就沒有“一天”是多長的概念。
可是這樣一算,就相當于每個雪人,每十天才吃一條雪蟲!
別看一兩米長的碗口粗雪蟲很肥碩,可是這玩意除了堅韌的皮下有一兩寸厚的肉,肚子里全都是它啃食的雪,壓根就沒什么實質內容。
再考慮雪人們平均三米高的壯碩體型,貳壹表示這些雪人實在是太好養了,難怪不排泄了,十天才吃一條蟲子,那也得有東西排泄才行啊?
就這樣的條件,你說雪人們是那來的力氣哼哼哈兮造小人的?
結果貳壹仔細一詢問才知道,小石頭聚落竟然是個母系氏族……是的,沒聽錯!特么的母系氏族!這小破石頭上住著的幾十只成年雪人,全都是母的!
也難怪貳壹震驚了,你說那些胸口上能碎石,胳膊上能跑馬,拎起戰斧還能砍死雪狼的雪人,居然全都是母的?
好吧,作為一個原始聚落,母系氏族倒不是不能理解。
主要是貳壹先入為主的以為這些膘肥體壯,體型巨大的雪人都是公的。
實在是它們那造型太威猛了,弄的貳壹心理落差有點大,一下子接受不了。
據說,像小石頭聚落這樣的母系氏族聚落,在雪原上已經算是不錯的落腳點了,還有好多流浪氏族連個落腳點都找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