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樞智囊團傾向于這種判斷的。
還是來自之前“千斤頂”向小錢簡單介紹的戰忽局情況。
例如說他們的內部代號“34號辦公室”、“初建于上世紀”、“第一任辦公室主任姓錢”等關鍵性的信息!
經過中樞內查,帝都當年還真的有過這么一個,位于某糧食局編制下的獨立辦公室。
比較奇怪的是,該辦公室雖然隸屬糧食局,但是卻并不在糧食局的系統之內,
不但單獨擁有一座位于褲衩胡同34號的小院作為辦公場所,所負責的也主要是“收發文件”和“蓋戳”等工作。
那么問題來了,收發的什么文件?蓋的又是什么戳?
甚至連當年糧食局的老工作人員,都不知道自己單位還有這么個部門,雙方完全沒有過任何交集!
但是糧食局的老工作人員也不敢說真的沒有,畢竟根據當年的情況,不少機構都有這種“養老衙門”。
也就是那種沒人知道有多少人上班,也沒人知道他們上班干什么,但是根據編制工資照發的部門。
可引起中樞的關注是,這個部門雖然有點莫名其妙,但是該部門卻掌握著一個看似不起眼,可細想卻具有巨大權利的職能,那就是上個世紀所特有的“批條權”。
誰都知道,在上個世紀那個年代,有“條”就有資源。
而有權“批條”的肥油機構,近乎把握著全國上下各大國企的命脈,缺什么批張條就行了!
這么一個既古怪又不起眼的小辦公室,恰好就符合了“戰忽局”的發展需要!
但可惜的是,再想往下查就查不下去了。
因為隨著國家的改革發展,這樣的小部門早就已經被取消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這個部門,在當時已經發展的不需要國家為他們輸血了,所以就出于保密目的的自發解散了。
以至于到了現在,當時是誰在負責這個34號辦公室?又有那些成員?
這些都完全成了一片空白,甚至連人事編制和資料檔案,都已經完全找不到了。
畢竟這樣壓根就不起眼的小部門一旦改制的話,存放的資料檔案時間一長自然也就被銷毀了。
雖然智囊團的成員中也有人懷疑過這個“褲衩胡同34號”,是不是上世紀體制內的某些人用來貪腐搞出來的部門。
但是既然真的存在這個“034辦”,又恰好跟戰忽局成員“千斤頂”所透露的信息對應上了,就讓人不得不多想那么一層了,特別是“034辦”的第一任主任姓“錢”這個關鍵信息!
這個“錢”是指戰忽局的“資金”來源?
還是說這個“錢”字,指的是當時的負責人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