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個沖繩……不對,現在應該稱之為琉球了。
攏共才一百五六十萬人,幾千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卻整整拉出了1100公里的稀稀拉拉島鏈,居然敢宣布脫離扶桑?
雖然歷史上琉球想要“脫和入華”不是一天兩天了,也曾經進行過無數次的努力和嘗試但從未成功過。
偶有幾次游行抗議,也迅速被扶桑當局“委托”阿美利加駐軍鎮壓。
完美的驗證了扶桑緊抱白頭鷹爹大腿,宣揚自己是“民意為天的自由國度”的當局丑惡的嘴臉。
這其中導致失敗的原因太多,涉及正治以及各方大國博弈的內容略(4)過(0)不(4)提。
但歸根究底,還是琉球的本土族裔“琉球族”人太少還心不齊。
就算發起全民公投,十幾萬琉球族也投不過一百幾十萬大和族。
而這一次就不一樣了,隨著隱者會的勢力迅速在扶桑本土的擴張,其“隱眾”成員數量在底層民眾之中急劇增加。
再加上隱者會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隱者”體系為基層民眾,所提供的無形生活便利、自由的工作機會,以及大幅度上漲的收入利益等方面。
這越發的讓基層民眾追捧和信任隱者會,也就是所謂的“籠絡人心”,把持了民意還得了民心。
當然了,如果僅僅只是民意民心,還不足以發起這么巨大的變革。
可別忘了,幕府黨剛剛受到重創又被自由黨窮追猛打,而站在隱者會陣營這一邊的自由黨,在對“琉球脫和”的問題上,卻又表示暫且不發表意見。
幕府黨百忙之中雖然有心制裁和鎮壓琉球民亂,卻被自由黨各種針對、反駁和下絆子,以至于短時間內根本無暇他顧。
而扶桑當局不表態,琉球就相當于占據了所謂的“大義”名義,遏制住了幕后的阿美利加公然插手,為琉球脫和爭取了寶貴的緩沖時間。
人少也有人少的好處,最起碼行動起來夠迅速。
在各方還未反應過來的情況下,琉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完成了全民公投,并以超過85%的贊同率,宣布琉球正式脫和復國!
礙于扶桑本島,以及隱藏在幕后的阿美利加的存在,其實國際上是不太看好琉球能夠成功復國的。
畢竟琉球群島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在阿美利加的全球戰略之中,屬于扼制遠東帝國咽喉的重要殺手锏,怎么可能允許這么個小弟手底下的小弟,突然死灰復燃的跳起來蹦跶?
就在大家以為扶桑的白頭鷹爹,用根汗毛就能把小小的琉球,摁在地上摩擦到冒煙的時候。
以閃電般的速度,完成了全部脫和復國流程手續(名義上)的琉球,突然高調的向國際宣布:永久中立!
同時向聯合國申請國際援助,請求派遣維和部隊負責琉球體制完善之前的治安問題。
阿美利加當即發聲:我覺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