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來到了慈寧宮。
慈寧宮內正有著歡笑聲響起。
“哀家就看著這些姑娘不錯,都應該給陛下添到后宮之中。”
“這可不成啊,照兒說到底才十五歲,哪能都給照兒添到后宮,要保重照兒的身體,我還是認為應該約束照兒,等照兒的身體再成長一些……”二娘的聲音在慈寧宮響起。
二娘隨著主家姓,叫張巧兒。
她的性子也直爽,雖然太后身份尊貴,但是張巧兒和太后一起長大,兩人自幼便形影不離,情同姐妹,張巧兒有什么話,對太后也不避諱。
三娘叫張慧娟,也是隨太后一起入宮的,偌大的后宮,連個妃子都沒有,朱祐樘死的時候,也只有太后一位妻子,整個后宮能夠主事的,只有太后一人,除了太后以外,就是二娘和三娘地位最高。
朱厚照在慈寧宮外,將所有的事情都聽在了耳朵里。
三個月的齋戒已經結束,太后開始操持朱厚照的妃嬪后宮大事。
在皇后尚未選出來之前,太后會一直把持后宮,直到皇帝立后,誕下龍嗣,太后才會頤養天年。
“陛下駕到!”
近侍太監的聲音在慈寧宮外響起。
朱厚照邁步進入了慈寧宮。
“母后,二娘,三娘……”
“皇帝來啦,皇帝來得正好,哀家正有事情要同你商量。”太后挽住朱厚照的手,進入了慈寧宮,二娘和三娘跟隨在太后的身邊。
“皇帝啊,一會哀家讓你看一些秀女,你相中了誰,哀家就給她做一套鳳冠霞帔……”
太后對朱厚照的稱呼,不再像以前一樣,稱呼為照兒,而是將其稱為皇帝。
在太后看來,朱厚照不僅僅是她的兒子,他更是一方君主了,他是皇帝,要謹記自己的身份。
二娘和三娘卻一直沒有改變稱呼,對朱厚照還像以前一樣,喚為照兒,雖然朱厚照已經是皇帝了,但是在她們的心中,朱厚照還是她們看著長大的照兒。
朱厚照生下來后,二娘和三娘照顧的最多,尤其是二娘張巧兒,對朱厚照的關心無微不至,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
張素影在太后宮里住了兩個多月,在太后要為皇帝選秀后,張素影便出宮了。
在大明朝,皇家留下的傳統是不準朝中大臣子女選秀入宮,主要是為了避免外戚掌權,即便太后是張素影的親姑姑,皇室留下的傳統,還是需要尊重。
不過,如果皇帝頒旨,賜封張素影為皇后,這個規矩是可以破除的。
朱厚照與太后在進入了慈寧宮,太后對身邊的女官交代了幾句話后,女官退了下去,時間不大,細膩的腳步聲在慈寧宮外響起。
單單從腳步聲來聽,便是身材輕盈之人。
朱厚照轉頭看去時,從民間選來的秀女已經進入了慈寧宮。
一共十八名秀女。
這一次民間選送了一萬名秀女入宮,經過重重考核,最終只剩下了十八人,這十八名秀女堪稱是萬中之一了。
畢竟每個州郡府縣的名額有限,這些州府為了選秀入宮,操費了不少心思,畢竟,誰不希望國母出自自己的州縣?誰不希望皇后出自自家門第?
所以,各個州郡推薦的秀女,都堪稱是國色天香。
在這一萬秀女入宮后,又選出十八人,這十八人是先從女官挑選,再由太后挑選,每走一步,都是步步驚心。
從這重重選拔之中,許多秀女被刷下來,最終無緣入宮,送回原籍,而最終留下的女子,無一不是賢良淑德,琴棋書畫俱佳,容貌身材更是無可挑剔,沒有任何瑕疵。
朱厚照轉頭,看向站在面前的秀女,這些秀女來自各個州郡,容貌俊秀,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