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彎腰這一入手,卻差點沒提不起來,這分量卻是不對。原來這明朝話本小說流行,受此影響,武將最喜好吹噓武器分量。
比如劉綎、盧象升據說能使一百多斤大刀,這是以練習器械代替實戰器械的吹法;再比如吳三桂據說使用五十斤大刀,實際分量不過十二斤而已。此類說辭,大家都心知肚明,是用來嚇唬于此愚鈍的百姓,夸耀武功的,并非實際重量。
實戰武器,并非越重越好。一般長兵六七斤至十多斤已經是分量不輕,再重者,不高于二十斤便是聞名天下的猛將。張順掂量掂量了這大鐵棒,卻是差不多真有三十六斤,心中不由駭然,心想自己真實撿到寶了。
等到張順將此物外面一層厚厚的黑色污垢洗刷干凈,卻見此物中間黑黝黝的卻盤起銀龍一條,再看那兩頭,各箍著一道金箍,卻是紅銅造就,看起來威武霸氣,卻是銀龍金箍棒一條。
這和尚除了體型差異過大外,真是“蔻絲普雷”要全套啊。等到瘋和尚洗完澡,出了水塘。張順為了防止將來露出破綻,惹得瘋和尚反噬。便特意安排道:“悟空,此時此世已非取經之時。你我之事,切不可再與旁人亂說。日后我只叫你悟空,你稱我師傅便是。”
瘋和尚,哦,不,現在稱“悟空”點頭稱是。
“既然你跟隨與我,仍需遵守八戒,不得有違!”
“都是哪八戒呢?俺老孫先記下。”悟空問道。
“第一戒不得隨意殺生;第二戒不得隨意飲酒;第三戒不得淫邪;第四戒不得搶奪偷盜;第五戒不得隨意傷人,第六戒不得忤逆師傅,第七戒不得說謊話欺騙為師,第八戒......第八戒不得......不得傷害師傅我。”張順又不是佛門中人,哪里知道什么八戒,只是自己編造了一些,實在想不起來,也硬湊夠了八條戒律。
悟空一一應下之后,諸人一夜無話。歇息一晚,第二日上午方才到了洛陽。到了洛陽,眾人本以為可以休息一番,不曾想那錢夫子帶人出去一陣以后,立刻催促著眾人上路。
其實這次到不怪錢夫子心急,只是因為洛陽主事人告訴錢夫子,接糧的衛所官兵因為陜西的賊寇逃到了山西,正在澤、路二州附近圍剿,便讓他們轉道孟津渡河而北。
這時候天也不太好,西面烏云烏壓壓一片,也不知道會不會遇到大雨。眾人又徒步這么久,比不得錢夫子坐馬車出行,頓時大家都口有怨言。
錢夫子自顧不管,使幾個隨從拿著鞭子來回監督,誰要慢了就抽兩鞭子。至于手下人的態度,錢夫子也不在乎,鄉野村夫能有什么用?此次李總旗身死,只要他圓滿完成此次輸糧,估計以后此類事宜便由自己掌管。獨領一軍強似自己在府衙蠅營狗茍,好大的油水將由自己獨吞。
到了下午,眾人才走到孟津。孟津,即是“盟津”,因周武王會八百諸侯于此而得名。
孟津原有渡口多數河道淤塞廢棄,其中未廢棄鐵謝村的鐵謝渡最為繁榮。河上往來者甚眾,渡船渡之不及,大多數都在渡口附近徘徊等候。
此地原是古地,傳說古跡甚多。趁著一時無事,各自歇息游覽。馬夫士卒皆腳疼腿酸,又要照看車糧,都不愿走開。只有那張順和手下三人頗有雅興,才到處溜達。
這張順見到附近有寺廟一座,便帶著悟空前去觀看。到了跟前才發現這寺廟非佛非道,卻是一座伏羲廟,謂之“負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