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我當然有意了,可是這事兒怎么操作呢?反正已經準備做造反的勾當了,聲勢越大越好,張順也不遮遮掩掩了,誠信請教道:“固所愿爾,不敢請爾。”
“吾之文王也!”趙魚頭聽了高高興興帶著孫子給張順磕了三個頭,張順雖然有些不習慣,也默許了。
“吾有三策以獻主公!”趙魚頭興奮的說道。
“第一策編伍卒。五人一伍,十人一什,百人一伯,此古法也。打仗和打架不同,若無編制,頃刻而散,不可用也。再造金鼓錦旗,選青壯,淘汰老弱婦女,如此軍隊可成。”
“奈何老弱?何人愿意隨吾起兵也?”這一點張順也想到了,就是不知道怎么把把老弱留下,怎么能夠讓大家愿意賣命給自己。
“此乃第二策,攻城策也。此次所得糧食雖多,奈何食之眾,恐怕剩余也不太多了吧?亂世之中,糧食最重。吾久居于此,知孟津縣有孟津倉。待洪水稍退,君可帶伍卒而攻之,盡取其糧。若有愿從軍者,給家屬糧食數斗,其老弱得其生,君得其伍卒也。”
“真吾之姜太公也。”張順聽了大喜,因其吹噓自己是周文王,自己也投桃報李,吹噓他是姜子牙。
果然“趙子牙”聽了也是大喜,連忙說道:“不敢不敢,君有周文王之賢,我卻沒姜太公之才。唯有效法先賢,從龍而已。”
“這第三策便是渡河。這孟津地處交通要道,非王者之地。北有懷慶衛,南有洛陽衛,守無可守也。欲成大業,需渡河而北,去往山西。山西之地,表里山河,唐高祖李淵起家之所也,乃是帝王之基。”
“吾今聞賊寇多流竄于此,正是渾水摸魚之時也。”趙魚頭言畢而拜。這三策與張順頗多相似之處,真是英雄所見略同也。
張順喜道:“吾不喜得軍隊伍卒,喜得吾之姜太公趙魚頭也。”
二人相視而笑,君臣互得也。趙魚頭又給張順引見道:“這里卻有位壯士,聽聞主公大名,特來投靠。”
“此人綽號‘小岳飛’,又名張三百,能力挽強弓三百斤,聲名威震洛陽城。”
“吾得此猛將,猶如擁有千軍萬馬!”此人二十三四年紀,有長的劍眉星目,唇紅齒白,猿臂狼腰,賣相極好,頗有古之趙子龍的風范。張順見了樂的嘴都快合不上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高帽子給他戴上。
“此人同行馬戲者,皆不知所蹤,為小老兒所說,故而前來投靠主公。”啊?張順聽了半天,感情是個玩雜耍的?虧得自己還以為真來了岳飛這樣的名將呢。
不過,千金買馬骨,更何況此人既然有一技之長,此時又是用人之際。若是自己用心培養,此人將來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業也。張順便放下輕視之心,仍以國士待之。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