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陳長梃說完,又四處張望了一下,發現馬英娘沒來,心中未免有些失望。畢竟金錢美人,人之所好,關圣帝君,亦不免貂蟬之俗,更何況他這個“二關公”呢?這也是他對張三百有如此耐心的原因之一。
沒辦法,忍了忍失望的情緒,陳長梃又指點了張武浩、劉應貴和趙鯉子,此皆中人之才,老老實實練習騎術刀槍即可,沖鋒陷陣或與之無緣也。
陳長梃指點完畢,便拿起自己的一張小稍弓遞給了張三百,準備教其射箭。古語有云: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這便是弓箭在古代戰爭中的地位,是以古人能左右騎射,便是武藝高強的象征。
那張三百拿起弓來,輕輕一拉,卻是差的把弓給扯斷了。他不由面露疑惑之色,這弓也太輕了。
陳長梃見此笑道:“習弓之法,先輕而后重,特別是適合發射輕箭的小稍弓,最適宜新手練習。因為弓弱箭輕,射法稍有不準,其箭即偏,可以此知其病而改之也。若是長稍重箭,射不及遠,其箭又重,不易發現錯誤之處。長此以往,射病日深,再難改矣,其射術亦廢矣。”
遂后,陳長梃又教其手法。從世界范圍來說,弓箭射法一共分兩種,一種是地中海射法,一種是蒙古射法。蒙古射法又叫東方射法,乃是中國及其周邊常用射法,是最為適合騎射之法。
其手法又可以分兩種,分別是鳳眼式和握拳式。其身法則可以分為文射和武射。文射姿態優美,拉鋸至耳,多常見于后世比賽和各種影視作品中。而武射則斜著持弓,身子前探,屁股稍撅,拉鋸至耳后,此乃騎射之法,又因為增加拉鋸而增加了威力,奈何姿勢難看。
這陳長梃本是懂武之人,要教自然教最正宗最實戰的武射之法。可憐張三百,翩翩美少年,也不得不探著身子,撅著屁股在那里練習,頗為滑稽。張順本來剛開始也跟著聽了一些,有心練習練習射箭。見此姿態,便不由放棄了這種想法。
張順本待一會兒學習完雙撅之法,便離開校場。卻沒想到陳長梃傳授完射術之后,找到了張順,向其提出一番建議來。
“我粗觀主公伍卒,所用長槍長短不一,所用槍頭形制各異,今條件簡陋,可以不用強求。然軍中槍制各有制度,軍中步卒所用長槍共長一丈四尺,其槍頭長七寸;木質柄,長一丈三尺,圍三寸七分,髹朱漆;鐵制鐏,長三寸,此乃定制。”
“若主公欲組建長槍營,只用一制卻是不行,夫用兵之法,隊貴花,兵貴雜,蓋用來應對不同情況也。若純用長槍,則刀盾可破之,則弓箭火銃可破之。”
張順一聽,心想:不對呀,我打《羅馬全面戰爭》,西方編制全是槍隊是槍隊,射手是射手的純隊,你這論述反直覺啊。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