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竇氏漸衰,張氏便在此處興盛起來。張氏張五典考中進士,官居兵部尚書。其有三子,皆以科甲顯著一時,其長子張銓曾任遼東巡按,駐遼陽。建州叛軍入侵,又多次參與機密。因袁應泰無能,喪失遼東等地,張銓陷城中,乃自刎而死。
其孫張道浚,乃是張銓之子。在銓死后,朝廷授道浚錦衣衛指揮僉事。因他是忠臣之子,受到重視,加都指揮僉事,負責衛所事宜。后來因受賄而被貶戍雁門關。義軍西來之后,山西巡撫宋統殷令道浚參與軍事策劃。道浚家丁多,故而能抵抗義軍。
之前,王嘉胤在時,便曾圍困此城。當時張銓的遺孀霍氏曰:“避賊而出,家不保;出而遇賊,身不保。等死耳,盍死于家。”乃率僮仆堅守。農民軍進攻四晝夜,不克而去。
如今“紫金梁”聽聞張道浚回到家中,便有意攻克此城擒獲張道浚。二當家思路非常簡單,張道浚現在被山西巡撫宋統殷招募為幕僚,此人正合能和從二品大員說上話。若是自己能夠擒獲此人,使其從中遞話,自己便可以完成從流寇頭目、三十六營盟主到高官厚祿的轉化。所以,他對此事最為上心。
張順之前不知道攻守情況,便只好在外面觀戰。只見農民軍帶著簡易工程器械,一次次悍不畏死的沖了過去,蟻附攻城。然后竇莊城上居然伸出一排火器了,數聲巨大的響聲過后,接近城頭的義軍成排的倒了下來。
掉在了城下,即使沒被摔死,就是被火器所傷,一時間哀嚎四起。“紫金梁”沒有辦法,只好命令刀盾手前去攻擊,結果仍然被對方的火器擊破盾牌,打退了下來。
“紫金梁”氣的罵道:“這賊莊子怎么火器如此犀利,具有這么多數量的弗朗機?”
張順這才明白,原來對方守城的居然是小型火炮弗朗機,難怪裝填如此之快。任憑義軍如何突擊,皆不能攻上城墻。雙方打了一陣,其他部皆有損傷,未有張順尚未參與進攻。“紫金梁”便命令張順也去試探一番。
張順便勸說道:“二當家,此處城高而小,火器犀利,強攻不得。若想攻取此處,我等仍需火炮不行。順雖不才,愿意尋找人才,鑄造火炮,助二當家攻破此城。”
“紫金梁”聽了大喜,說道:“‘擎天柱’亦知鑄造火炮乎?若真能如此,攻破此城易如反掌也。”
卻不曾想其他人聽說了,卻紛紛不愿意:“我們都損傷了不少兄弟,為何這個新入伙的家伙卻能躲過攻城之事?”
張順聞言無奈,只好拿出一些糧食分給大家,聊表心意,說道:“兄弟新入伙之人,缺兵器,少鎧甲,不能和諸位兄弟兵強馬壯相比,小弟獻出些許吃食,望大伙饒過小弟這一遭吧。”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