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以后,各自領回自己的武器。而張順則高高興興給自己中軍裝備上棉甲,給所有作戰營換上了真正長槍,而不是以前那些不到六尺的各式短槍。而砍刀,腰刀,斧頭等武器則交給了輜重營。
根據武器裝備完畢后的情況,張順再次重新調整隊伍編制,使陳長梃為前軍,魏從義為后軍,張三百為左軍,蕭擒虎為右軍,自己中軍由悟空、劉應貴領之,以上五軍各二百人。趙鯉子仍然帶領百人作為斥候,軍法官劉應貴編制仍然為一百人,編入中軍。
張武浩則從輜重營挑選五十人作為炮手,組成火炮隊;馬英娘帶領三十女兵作為女兵營;劉鋼帶領五十鐵匠,作為制作營;再加上馬夫,力工等人共四百人和麾下財物、糧食、布匹皆劃歸陳金斗麾下,統一為陳金斗、陳經之管理。
而趙魚頭和張慎言皆為軍師,不負責具體事務。至此,張順才將麾下士卒整編完畢,初步具備了一定的野戰能力。于是,張順便和“紫金梁”、“老回回”、“八金剛”配合,扎營圍困竇莊。
那竇莊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水是自北而南的沁水,山是從端氏鎮延伸過來的榼山。三面環水皆是水流湍急的沁水,農民軍無法進攻。之前“紫金梁”他們主要是從榼山方向進行進攻,卻因為地形狹窄,眾多的士卒卻無法展開。和張順進攻林家莊情況頗為類似,形成了有力使不上的局勢。
不過幸好竇莊面積較小,并非緊緊貼在沁水水岸,反而和河水有一定距離。在竇莊南門乃是郭北莊,已經被“八金剛”占據;竇莊北門則較為寬廣,為“老回回”所占據;只有靠近沁水河邊的東面沒有農民軍圍困,便分給張順作為營地駐扎。
張順見此處只有兩個小門,城墻又短又高,不利于進攻;又因為靠近岸邊,地上潮濕,不便于扎營,便只留了魏從義二百人在此地駐扎,自己率大營駐扎在竇莊東南角。
那魏從義雖然狡詐反復,每次投靠別人的時候,都被像防賊一樣防著,基本沒有人舍得給他補給士卒武器,這一次居然被張順補充了一百余人士卒,心中頗為感動,連忙保證道:“主公放心,我一定想辦法攻破此門。”
張順聞言大笑道:“此處不利于進攻,‘紫金梁’將此處分與我等駐扎圍困,本就沒有讓我等賣力的打算,從義何其急也?我觀你也是宿將,你給我大張旗鼓即可,不必死命攻城。”
“這......這圍而不攻卻是何理?”魏從義出生以來,家訓便是“為將之道,首在于勝。敗軍之將,不可言勇”。從來沒有聽說打仗不死命賣力的。
“我觀這二當家當是心有二意也,我們且小心謹慎,不要被此人賣了即可。”張順想了想也不得其要,便囑咐道。
于是,張順便靠近沁水扎營,北、西、南三面分別駐扎為蕭擒虎、陳長梃和張三百,將自己的中軍和輜重營都保護在里面。然后,又暗暗使人尋找船只數個,藏于營中,以防意外。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