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劉成深記“八金剛”之仇,此時他沖破官兵戰線以后,遠遠的望見宋統殷中軍大旗旁邊有一面“宋”字大旗,便歪打正著認為這是宋統殷所在。
其實宋統殷被免職之事,劉成也有所耳聞,只是這時候他被仇恨沖昏了頭腦,沒想到那么多。而那宋統殷本來就是偷偷趕來,全靠當初自己為官一任的面子,才勉強聚攏起這些兵馬,哪里想到竟會如此湊巧?
那劉成不由大喝一聲:“狗官宋統殷,且拿命來!弟兄們,有往無生,為‘八金剛’報仇!”
言畢,竟然帶領二百騎兵對著宋統殷大旗所在,發起了決死沖鋒。而那些跟隨劉成的騎兵,原本都是“八金剛”親衛,或與其有血緣關系,或受其恩惠,總之都是“八金剛”死忠。
如今見了仇人,分外眼紅,哪里還管什么戰線不戰線,大局不大局的,竟然個個拼死相隨,口中高呼:“有往無聲,為‘八金剛’報仇!”
那宋統殷本來正在那里擂鼓擂的腰酸背痛。他本來年紀也不小了,體力比不上年輕人。他本打算象征性擂鼓三通,鼓舞一下士氣便可。
沒想到對面義軍竟然有人也同樣擂起鼓來,和他較量起來鼓聲來。宋統殷雖不知兵,也深知鼓聲即氣勢,若是自己示弱半分,恐怕自己這邊士氣就低落下來。
無可奈何之下,宋統殷只得硬著頭皮,和張順較量到底。雙方您追我趕,你低我高,你慢我快,竟然這么隔空拼了起來。那張順本就年輕有力,而這宋統殷相對老邁,若不是雙方戰線出了情況,估計張順能夠直接將此人累的吐血當場。
結果這宋統殷還沒有機會吐血,竟然發現“流寇”的騎兵竟然朝自個沖了過來,不由大驚失色。
這宋統殷本是文官出身,又沒有組建什么標撫營,只是抽調了五百較為精銳之士作為護衛而已。此番被劉成騎兵一沖,不由亂了方寸,連忙下令調集軍隊回防。
結果遠水不解近渴,哪里來得及?劉成一個沖鋒扎進宋統殷的護衛營之中,直接正面刺死了數十人,同時也要數個義軍騎兵被宋統殷的護衛營趁機刺下馬來,不知死活。
劉成面無表情的望了距離不太遠的宋統殷一眼,下令騎兵撤退,脫離與護衛營的接觸。然后退了約莫一二百步的樣子,再次向宋統殷的護衛營沖鋒起來。
宋統殷此時也顧不上擂鼓助威了,他剛才和面無表情的劉成對視了一眼,頓時肝膽俱裂。
當時,劉成距離他不是很遠,他能清晰的看到對方眼中隱藏的怒火。那不是一時火爆的怒氣,那是刻骨銘心的仇恨!那是必死的眼神。
宋統殷本來就不是出生入死的武將,也沒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他害怕了。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只得一邊下令護衛營拼死抵擋,一邊準備帶著幾個親衛試圖騎馬逃走。
他不懂軍事,哪里知道此乃兵家大忌。宋統殷身為主帥,這一動搖,頓時引起了護衛營的動搖。護衛營失了必死之心,被劉成騎兵一沖,直接殺了個對穿。
此時,宋統殷還沒有來得及和數個親衛爬上馬去,便被劉成的騎兵趕到。劉成也毫不客氣,生怕生擒此人之后,再生了其他變故。便直接親自一個沖鋒過去,一槍將那宋統殷穿了個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