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而后戰,兵法之常”,不列陣就進行戰斗的軍隊,要么是超越時代的散兵戰術,要么便是烏合之眾。
張順也算腦子好使,經歷了這么多戰斗,對用兵也有了一定的見解。他深知若想對抗騎兵,至少需要等步卒列陣完畢以后,才能有機會抵擋住騎兵的沖擊。
然而在敵人眼皮子底下進行列陣,顯然對方沒有那么好說話。那該怎么辦?唯有自己親自帶著騎兵驅逐、阻攔住對方的騷擾,拖延到蔣禾和李際遇列陣完畢,才有一定的可行性。
于是,張順立刻下令道:“蔣禾、李際遇聽令,背朝山谷,面朝谷外列陣。蔣禾居左,李際遇居右,李十安居前后兩陣之中,隨時用火炮支援前后兩陣。我帶領騎兵與敵人騎兵糾纏,給你們爭取列陣時間。聽令!”
李際遇和蔣禾聽令,連忙表示反對。那蔣禾前番因為勸阻“八金剛”不成,失了頭領,如今不想這種事情發生第二次了;而那李際遇自己也玩過造反的把戲,深知首領的重要性,若是失了張順,恐怕自己等人被張順強行粘合在一起的義軍,便要一哄而散了。
他們的顧慮張順如何不知?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罷了。這次遭遇的官兵居然有這么多騎兵,這是義軍從頭到尾都沒有能夠預料到的事情。
之前,大家得知遭遇的是邊軍的時候,雖然也覺得對方多騎兵,頂多也就千余騎,大家把麾下的騎兵聚攏聚攏,也不是不能對抗,只是擔心損失過大罷了。
結果這次對方竟然追擊過來了兩千精騎,若是不能一舉殲滅此僚,恐怕義軍連逃都逃不得了。為今之計,不管對面官兵還有多少人馬前來支援,唯有先抵住這四五百騎兵的沖鋒,徹底將被包圍的一千五百騎兵吃掉,才能徹底解決義軍面臨的威脅。
張順這番發了狠,心想:難怪自古以來,開國君主自稱“天命在我”!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起兵開國之輩,若是沒有天命在身,恐怕在身經百戰過程中,早死在哪個臭水溝里罷了。
如今人人皆言我是真龍天子,也不知我這個真龍天子的成色如何。若是天命在我,我合當全須全尾,命不該絕。若是天命不在我,今日便是我的死期矣!
我死了自是一了百了,也不知李三娘和邢氏以后如何過活!也不知陳長梃、蕭擒虎、劉成等人如何在義軍之中如何生存!也不知自己麾下這兩三千將士下場究竟如何!
可恨,自己麾下居然沒有一個能擔當大任的人物,我今死矣,只能是樹倒猢猻散了!張順深知自己一下劉成雖然功勞最大,奈何一沒有根基,二和自己不夠親近,定然難當大任;而陳長梃雖然和自己親近,又有結義兄弟蕭擒虎支持,但是威望不夠,亦是難以維系自己這股勢力,思來想去,如今竟是無人可托付后世。
既然如此,聽天由命罷了。自己即使留下遺言,也無甚作用,反倒無謂的傷了士氣。
想到此處,張順一言不發。他帶著二百親衛騎兵,左悟空、右姬蛋,皆身披重甲,手持兵刃向那四五百官兵沖了過去。
騎兵對戰,并非很多人想象的那樣無腦對沖。雙方都不是傻子,深知無腦對沖只能兩敗俱傷。人的命只有一條,誰也不舍得這條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