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官兵原有五千人左右,若是列陣對戰,即使劉成和陳長梃等人加在一起,未必能被其擊潰。
只是官兵攻城已久,師老兵疲,早已心中厭戰。再加上陳長梃幾次死命突擊,更是使得官兵士氣低落到極點,等到劉成出現以后,終于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勝利的天平開始像義軍傾斜。
劉成帶領騎兵已久,用兵頗為老練。他一看官兵情形,便知這是官兵士氣低落所致,要想將勝利徹底穩定,必須將官兵盡量打散,以免對方聚集起來,重整旗鼓,反敗為勝。
前番陳長梃已經死死盯著這隊官兵的統帥去了,這些官兵暫時失去了指揮。那么劉成便率領麾下的騎兵,專門沖擊聚集在一起的小股官兵,以免對方趁機聚集起來,越聚越多,對義軍造成威脅。
而這時候,李友也趁機沖了上去。徐子淵更是一邊派遣了一兩千人在后面大張旗幟,吶喊助威;一邊趁機勸降被圍堵在城中的官兵精銳。
戰場之上,亂糟糟的到處都是人。特別是義軍很多衣衫鎧甲原就是繳獲于官兵手中,服飾顏色無甚區別。一時間也分不清哪些是官兵,哪些是義軍。
官兵失了組織,頓時不敢反抗。有的便隨眾而逃,有的走脫不開,便棄了武器,就地投降。一時間,他們幾人竟然以小搏大,將這些官兵驅逐的驅逐,抓獲的抓獲,徹底控制住了戰場。
而那邊,陳長梃死死盯著總兵梁甫與左良玉不放。梁甫與左良玉走脫不開,便回身應戰。
結果陳長梃心中憋著一口氣,勇不可當。二人新敗,人心惶惶,哪里戰的過他?
兩人戰又戰不過,逃又逃不掉,只好商議道:“此賊雖然武藝高強,幸好只有一人。不如我們分道而行,誰生誰死,聽天由命吧!”
此計正中二人下懷,于是兩人一左一右,分道離開。那陳長梃也不知道當面統帥共有兩人,他見自己所追擊官兵分兵,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沒有辦法,只得隨意選了一伙官兵追了過去。
非常不幸,這次被陳長梃追擊的官兵不是別人,正是和盧象升關系頗佳的總兵梁甫。
陳長梃跟在后面,體力也慢慢恢復了些許。陳長梃趁機將大刀掛在得勝勾上,取出虎筋弓拉了一拉,發現勉強可以拉開。便搭上箭支,一箭射去,擊落了一名落后一些的官兵。
這梁甫之前沒有見識過陳長梃的射藝,見此不由大驚。他武藝用兵還不如左良玉,騎行了許久,感覺實在擺脫不了陳長梃的追擊。若是這么一追一逃下去,說不得被賊酋射殺個干凈。
想到此處,他只好掉轉馬頭,拍馬來戰陳長梃。陳長梃射了兩箭,正是乏力的時候,見此不由大喜,連忙換了偃月刀,來戰那總兵梁甫。
戰不幾合,陳長梃尋了個破綻,一躲閃過了梁甫的長槍,然后順勢將手中的偃月刀橫了過來,順手一抹,便將那梁甫的腦袋砍了下來。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