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緯之言曰‘乃土克之’,將軍當居土德,取明火燼,土德生之意。上古圣王,舜帝為土德,將軍復有生有重瞳,當效法古圣,自號舜王。”務虛道人一臉肅然的諫言道。
張慎言聞言大吃一驚,這神神叨叨之事,張順怕他識破了自己的底細,不曾與他細說,他是以不知。
張慎言連忙反對道:“舜者圣王也,將軍何德,也敢以舜帝自稱?若是被有識之士聞之,豈不是笑掉大牙?”
務虛道人聞言蔚然不懼道:“上古諸圣,也需是個人,沒有三頭六臂,他們既然稱得上圣王,為何將軍不可?更何況前番將軍麾下‘小尉遲’將軍驚擾京師,以舜王麾下將軍自稱,舜王之號早已響徹大江南北。天與弗取,必受其咎!”
本來經過張慎言反倒,張順也有了一些動搖,結果聽到務虛道人這番話,便立刻明白了務虛道人的意思。
所謂“天與弗取,必受其咎”,其實就是暗示張順,既然“舜王”這個名號已經被人打出來了,如是自己不去占了,反倒被別人占了先機,后患無窮。
這個時代,沒有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消息傳播緩慢,聲名積累最慢。如同張順這般因為驚動京師,而名聲響徹天下的,實屬意外。
莫要看這虛名浮利,卻是有著實實在在的用途。想那黑三郎宋衙司何德何能,只是在江湖中好大的名氣,結果他人走到哪里,只需報上名號,個個口喊哥哥,請他做山寨之主。
如今張順能夠坐上三十六營盟主之位,便是靠一場場勝利,一次次二當家推讓盟主之位,養出來的名聲變現出來的。
要不然這義軍統領反對張順擔任盟主之位的時候,張順請他們推舉代替之人,他們卻推舉不出來,只是因為其他人實力名聲皆不如張順而已。
張順既然吃了這名聲的好處,自然不肯讓與他人。于是,他果斷的下令道:“務虛道人所言甚是,既然如此,我‘擎天柱’自今日起,便改號‘舜王’,居三十六營盟主之位,帶領諸位齊心協力,共同伐明!”
“日后,我張順做了江山,少不了兄弟們的好處。個個封為王侯將相,吃喝不愁,衣食無憂,子孫萬代,富貴延綿!”
其他人也被務虛道人、張順等人鼓動起來了,便對張順施了大禮,高聲呼道:“愿隨舜王奪取大明江山,共享榮華富貴!”
呼聲此起彼伏,聲震于天,張順也不由生出一股豪氣來,俯視著眾人,心想:若是僅僅奪一片江山,做一番皇帝,卻是白來這世間走這么一遭了。既然大家將我比作上古圣王,我卻也要做一番開天辟地的大事出來才是!
想到此處,張順便命人將那“黃河碑”移入院內,命人系上紅布,以香火供奉之,以示天命在我之意。
諸事剛剛忙完,張順正待散會,沒想到這時候務虛道人又突然站了出來,言道:“我本是閑云野鶴之人,本來不想沾染這滾滾紅塵。既然如今我得遇圣王,愿拋卻長生不老之意,跟隨舜王做一番事業出來。”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