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的戰鼓聲更加急促了,烈烈的戰旗被悟空拼了命的搖動著。大陣第一列的“八大王”、“活曹操”和“亂世王”早已看的明白,只得咬著牙催促士卒急速向前。
義軍前面三營一旦奔跑起來,頓時地動山搖,響徹震天。本來就頗為猶豫的官兵,相顧失色,有懼戰之意。
鄧玘本是步兵官出身,一見此情此景,連道不好。士氣和東西,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如今義軍氣勢如虹,官兵士氣自然是一降千里。
鄧玘連忙站了起來,粗暴的從鼓吏手中奪取了鼓錘,“咚咚咚”的親自擂起鼓來,以鼓舞士氣。
當然,實際上士卒個個面朝敵人,身后何人擂鼓,他們是根本看不到的。鄧玘本就是親自帶兵上陣的主,實際指揮大軍的機會也不多,相關經驗也不多,就本著“有棗沒棗打三桿子”再說的心態,試了一下。
結果貌似起了一點作用,但是整體效果不大。雙方相距二十步左右的時候,快槍、三眼銃以及標槍等物迅速的撒放了出去,然后如同兩個龐然大物一般,轟隆一下撞在了一起。
官兵由于氣勢被壓,沖鋒又不堅決,立馬被對面的義軍撞了一個趔趄。
好在鄧玘麾下這萬余人馬素質還算過得去,退了十余步以后,在鄧玘、左良玉、湯九州等人親自率領親衛斬殺了幾十個逃兵以后,終于止住了頹勢,暫時穩住了官兵的陣腳。
然后,下面就進入到無聊的對陣時間。《孫子兵法》云:以正合,以奇勝。如今雙方正是“已整合”的時間,一時間戰爭進入到膠著狀態。
這時代步卒作戰,比騎兵更會“劃水”。當快槍、三眼銃等遠程攻擊的士卒釋放完畢以后,他們迅速的退回到長槍手身后。
這些長槍手便將手中放平的長槍舞動起來,互相拍擊、纏斗,幾乎無一人試圖上前刺殺對面。
畢竟大家手中都有一桿長槍,你去刺殺敵人的時候,敵人也可以趁機刺殺你。即使你手段高明,但是“雙拳也難敵四手”,對方十幾條槍扎來,不變成“馬蜂窩”就算你命大。
張順站在高處望了一會兒,發現兩陣相交,斗得熱鬧卻不分勝負,一時間也頗為無聊。
他仔細尋思尋思前世玩《羅馬全面戰爭》的技巧,想起來若是不能用遠程火力殺傷對面,就得靠騎兵沖擊兩翼,或者繞后背沖。
可是如今自己一方遠程火力也不甚強大,騎兵又被纏斗住了,這可如何是好?
正在張順思索期間,慢慢的張順發現了不對勁。其他地方的戰線從交戰開始就基本毫無變化,唯有自家左陣慢慢被官兵右陣壓了過來。
這左陣正是“八大王”所部,他對面的敵人則是馬鳳儀的石柱土司兵。
原來這石柱土司兵頗為精銳,又擅長突擊沖鋒,“八大王”好大的名頭,竟然也抵擋不得。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