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率領義軍占據地利,曹變蛟親率家丁上陣,勝在兵精。初時,夜色漆黑,曹變蛟與戰不利,稍作退卻。
等到天蒙蒙亮,曹變蛟便急不可耐,再次親自帶領家丁上陣,企圖一舉擊潰義軍防御。
曹變蛟等人再次身披雙凱,氣勢洶洶而來。這一次,他們已經砍伐谷中一些樹木,制作了一些簡易的木梯作為攻城器具。
曹變蛟一聲令下,他麾下的士卒充當苦力,扛著十余架木梯便沖了過來。
而曹變蛟本人這帶領三四十個精銳家丁,緊隨其后。等到這些士卒架上木梯,便趁機攀爬起來。
城上義軍連忙用樹杈制作的木叉叉著木梯,往外面推去。曹變蛟對此早有預料,只見那些家丁勇士紛紛擲出帶著繩索的鐵鉤,勾在關卡之上。
然后用力拽拉,一方面加快登城速度,一方面防止義軍將木梯推翻了,自己墜下城去。
李信率領士卒砌筑的簡易城墻,并非垂直光滑,無法攀登。雙凱官兵可以借助繩索之力,踩踏城墻上突出部位進行攀爬。
這時候,李信見時機一到,連忙命令士卒進行射擊。昨夜夜色漆黑,火器射擊效果不好,如今視線清晰,正是火器建功之時。
只聽見一陣銃炮之聲響起,官兵紛紛中彈。有個別不幸之輩,直接調到關寨之下,即使沒有被當場打死,也摔去了半條性命。
曹變蛟一愣,這才發現這關寨砌筑頗有技巧。只見一堵城墻橫亙在眼前,左右和山體交接之處,卻高聳起兩座銃臺來。
原來當初李信在張順帳下的時候,張順曾經研究過火器的用法,便下結論道:“火器之法,唯有左右夾擊,交叉射擊威力最大!”
李信深以為然,這一次關寨防御便故意仿造城池馬面的做法,依山砌筑了兩個較為高大的銃臺。
這樣官兵攻左,則右銃臺擊其背;官兵攻右,則左銃臺擊其背;官兵直接進攻城墻,則左右銃臺一起夾擊。
這曹變蛟雖然不懂什么交叉火力的概念,攻城日久,也識得馬面兩面夾擊的厲害。
可是這次曹文詔傾巢出動,帶領了六七千人馬,前來助戰鄧玘等官兵,豈能被如此一個無名之輩堵在山谷之中。
戰國名將趙奢曾言道:“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也就是后世常說的“狹路相逢勇者勝”。
曹變蛟自問自己若稱不得勇,天下無人可用稱勇矣。便振作精神,再次帶隊強攻義軍關寨。
這種魯莽的行為根本沒有取得想象中的戰果,曹變蛟麾下家丁再次被義軍擊殺了五六個,方才登上城墻。
這一次曹變蛟親自登上了城墻,身披雙凱,手持長刀,所當則死,所攻者破。
李信見此,一邊拿起長槍親自來戰,一邊命令銃臺上的火銃手直接向城墻上射擊。
火銃手生怕誤傷,只能遠遠射擊雙方距離較遠的官兵。雙方混作一團的,只能拼一股血氣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