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歸難,張順又不能攤手不管,心中有氣的他打定主意要狠狠敲他們一筆竹杠,來出一口惡氣。
當“闖王”、“闖將”一身狼狽的趕回來的時候,見了張順不免多少有些尷尬。
張順也不是那婆婆媽媽的性子,直接開門見山道:“民以食為天,即使有萬般本事、千般無奈,也不能讓義軍餓著肚子。如若不然,不等官兵來攻,我們不戰自潰矣!”
“闖王”無言以對,只得拱了拱手道:“舜王仁義,不計較恩怨,千里來援,高某感激不盡!”
“只是如今義軍只占據這濟源一處,糧食早已搜刮殆盡,我等亦無能無力矣。若是舜王有什么辦法,只管說出來,只要我們能做到的,無有不應!”
張順正等著他這句話呢,便一副苦惱的樣子道:“今年老天不開眼,山西發生大旱,民不聊生,糧價飛漲。我頗有些門路,可以從別處運來糧食,只是這一路人吃馬嚼,外加商人獲利,價格確實低不得!”
義軍錢財來的容易,倒不甚在乎。那“闖王”聞言張順有半分,連忙一口應道:“義軍之中別的物件不多,唯有這身外之物尚有不少。你開個價,有多少糧食,我們義軍要多少!”
張順其實哪有什么門路,他那便宜老丈人李百戶上次送來五千石糧食以后,至今尚未再次運糧過來。
好在上次因為義軍和張順鬧翻了,倒替他省下不少糧草,再加上紅娘子勤勞持家,從舜王坪、圣王坪產出一些,日常又購進一些,才勉強湊個三四千石。
張順便笑道:“如此好說,一石十兩紋銀,我先讓人送來二千再說。”
“好,一言為定!”“闖王”聞言大喜,也不還價。這倒讓張順頓時頗為后悔,卻是忘了再多報幾兩價格。
原來尋常時節,這糧價每石也不過一兩出頭,最多也不過二兩有余,張順這一張口便翻了個七八倍。只是義軍正在生死存亡之際,哪里還顧得了許多?
張順之前在澤州敲詐城中大戶,也不過詐出了三四萬兩。他這一年了養兵練卒,置辦鎧甲武器及建設營地,皆投入不少,早已經接近花費殆盡。
如今又得了這筆橫財,張順也頗為喜歡。甚至一時間都生出了干脆讓自己便宜老丈人李百戶到處購糧,自己充當二道販子賣與義軍發家致富的想法。
好在張順清醒的認識到亂世“有槍便是草頭王”的規則,沒有武力保證,自己手中再多錢財也不過為他人做嫁衣罷了。
雙方計議已定,張順連忙命令李際遇帶領人馬返回營地原來糧草穩定軍心,一邊便整頓人馬和官兵交手。
等到李際遇運來糧草以后,義軍士氣稍振,張順命令“闖王”和“闖將”帶領精銳遮蔽戰場,自己親自帶領麾下人馬攻打碗子城,試圖打通天井關。
但是由于延綏副參將李卑有了防備,再加上天井關地形險要。張順命令李十安帶著十幾門火炮轟了三日,也沒能夠攻打下來。
直到張順得到消息,曹文詔帶領大軍來援,才提前撤退,以免為官兵所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