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又名“雒陽”,別稱洛京、洛邑、神都。周代商以后,周朝原本國都鎬京偏西,無法控制殷商舊地。于是周武王就命令周公尋找新址,營建新都。
周朝之前,天人照應思想流行。帝王們認為神居于天中,帝王應當居于地中。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便是這種崇拜“中”的思想的反應。
夏之初,禹都陽城,號為天下之中。及至周公,復測量天下地中所在,認為洛陽之地才是天下之中,遂在此地營建洛邑。
又因為洛陽盆地四周皆山,又有伊洛河從中穿梭而過,正如同一個“中”字一般,故而此地又被稱為“最早的中國”。狹隘的“中國”含義,便是指的這河洛之地。
洛陽之地雖非關中那樣的天險,卻也外有八關守護,內有高城深池。雖設立有河南衛,早已不堪使用。
更何況新任巡撫玄默為了配合五省總督陳奇瑜消滅盤踞在豫西陜南等地的義軍,早已經把能戰之士抽選完畢,親率大軍駐扎在盧氏以西朱陽鎮巡檢司附近。
當趙鯉子奪了洛陽北門旺喜門以后,張順親率劉成、賀錦和賀一龍三人及其麾下一千五百余騎趕到,這偌大一個洛陽城便落入到張順手中。
張順來時,特意攜帶著趙鯉子所率領二百壯士的鎧甲武器。剛入旺喜門以后,張順便一邊喊來趙鯉子等人,讓他們趕快穿戴鎧甲武器,一邊命令劉成、賀錦和賀一龍三人,分別奪取洛陽東建春門,西麗景門和南長夏門。
趙鯉子見張順身邊士卒盡去,不由擔心道:“主公,還請留下一二百士卒,以防萬一。”
張順聞言不由笑道:“有你這個‘常山趙子龍’和二百壯士在此,即使身處龍潭虎穴,我又何懼焉!”
趙鯉子聞言不由大為感動,連忙拜道:“得主公信任如此,我趙鯉子哪怕只有一口氣,必不使宵小之輩傷及主公一根汗毛。”
張順聞言哈哈一笑,贊許道:“難得你有如此赤膽忠心,我聽趙老爺子說你不曾入學取字。古語有云:鯉魚躍龍門,你既然能夠冬夜渡過黃河尋那黃守才,也算是奮力一躍,脫胎換骨了,不如就喚作‘子龍’吧!”
明末市井之中《三國志演義》話本最為流行,“一身是膽”的趙子龍素來是少年們崇拜的對象,那趙鯉子亦不能免俗。
他聞言不由大喜,連忙跪拜道:“謝主公賜字,我必不使此字受辱也!”
張順連忙把那趙鯉子扶了起來,拍了拍他堅實有力的肩膀,笑道:“既然如此,且讓我為趙將軍穿上鎧甲,等待你為我殺個七進七出!”
趙鯉子連道不敢,正要拒絕,張順哪里肯依?他發覺趙鯉子雖然年輕,經過多番培養和這次歷練,本事增長了許多。
張順有心抬舉他,一來可以提升老陳趙魚頭的地位,二來也可以分一分義兄陳長梃的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