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彈劾河南巡撫玄默守土不利,畏匪如虎,竟然坐視洛陽城陷落。
二則聲稱如今正是剿滅陜西流寇的緊要關頭,請求朝廷派遣大軍收復洛陽城。
陜西距離京師二千里,快馬加鞭八百里加急用了三天才把這折子遞到崇禎皇帝手中。
崇禎皇帝雖然年輕沖動,終究不是傻子,看了陳奇瑜折子不由大怒道:“好個陳奇瑜,當朕是傻子不成?你們莫要欺朕年輕,上一個犯欺君之罪的人,已經被千刀萬剮了!”
兵部尚書張鳳翼見狀不好,連忙規勸道:“如今朝廷多處用兵,牽一發而動全身。北有后金劫掠宣府之地,敵眾雖走,剩余殘敵猶在歸化城虎視眈眈。”
“西南有奢安之亂,余孽猶未肅清。心腹又有流寇縱橫中原,追之不及。如今方將其圍困在陜西之地,剿滅就在旦夕之間。陛下萬萬不可意氣用事,以致死灰復燃也!”
崇禎思索了一下,忍下了這口惡氣,反問道:“那盤踞洛陽之賊怎么辦?就這么放著不成?”
“臣剛好有本奏!”兵部尚書張鳳翼聞言連忙應道,“前番北虜入大同、宣府及山西境內,守臣失機,以律論罪。如今兵部議定:巡撫戴君恩、胡沾恩、焦源清革職贖杖。總督張宗衡閑住,總督楊嗣昌及大同巡撫葉廷桂皆鐫三級,俱戴罪視事。陛下以為如何?”
“諸臣皆托付不效,任敵馳騁,豈可輕饒?如此國法何在,朝廷威嚴何在?”崇禎聞言益怒。
張鳳翼也覺得這事情不好過關,連忙表態道:“此皆兵部議定,以臣之見,理當總督、巡撫及三鎮總兵睦自強、曹文詔、張全昌俱遣戍,監視中官劉允中、劉文中、王坤亦充凈軍。”
“只是如今正是用人之際,總督、巡撫及中官皆罪無可恕,唯有三鎮總兵睦自強、曹文詔、張全昌頗有才干,若是遣戍,無端的浪費了諸人的才華。”
“不如命他們戴罪立功,以張宗衡為帥,率精銳倍道兼行前往河南府,奇襲那洛陽城。‘順賊’剛占據洛陽城不久,當無防備,正合可以一鼓而下。”
崇禎皇帝聞言不由冷笑一聲,道:“張宗衡?‘順賊’手下敗將罷了,何德何能能拿下洛陽城?前番山西新任巡撫上書與我,說曹文詔英勇善戰,請求把他安排到山西剿匪,我沒有答應他。”
“既然如此,我便命曹文詔督另外兩鎮總兵,即刻出發,倍道兼行前往河南府剿匪。務必拿下洛陽城,剿滅‘順賊’。”
此時,大明朝廷終于搞清楚“舜王”就是“擎天柱”,也就是義軍第三任總掌盤子。只是朝廷不想“舜王”之名為張順所用,故而故意改稱“順王”、“順賊”。
幸好張順奉福王為正統,發布的“討庶檄文”還未傳到河南府以外,崇禎等人尚且不知。
那兵部尚書張鳳翼也是知兵之人,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若是坐視“順賊”占據河南府,那事情就難辦了。他聞言便連忙一口應了。
崇禎也下令內閣趕快草擬圣旨,催促三鎮總兵曹文詔、睦自強和張全昌趕快帶領精銳,即可出發。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