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桃報李,張順在宴席上分別拉著副榜傅于仁和生員劉月江說道:“我對兩位仰慕已久了,現在知縣何復在此,我敬重其為人,不便與兩位多加交談。”
“我聽聞縣中百姓皆說,二位乃是知縣何復的左膀右臂。若無二位輔助,那知縣何復未必能夠穩守嵩縣城,成就一世英名!”
兩人雖然知道張順不過幾句客套話,只是這幾句話正好撓著兩人的癢癢。
兩人本就是文人出身,素來艷羨劉皇叔三顧茅廬的待遇,見張順如此誠懇,心中也不由產生出“士為知己者死”沖動來。
“花轎人人抬的道理”大家都懂,那傅于仁和劉月江也連忙贊道:“將軍年紀輕輕,便做出如此大事,他日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功業出來。”
什么“功業”呢?大家心知肚明,不由相視一笑。
那魏知友見張順和文士傅于仁、劉月江有說有笑,不由心中煩悶。他心道:“老子兵權在我,若非我主降,你舜王豈能如此輕松入城快活?”
他只好倒了幾碗酒,和曹變蛟對灌起了。互相灌了七八碗,便有些微醺,腳步也不穩了。
張順見時機差不多了,這才讓徐全頂上,道了句“失陪片刻”,便端了一碗酒走了過去。
魏知友見是張順,便不高興的問道:“舜王為啥來到如此晚呢?”
剛開始攻城的時候,張順并未前來,魏知友明知故問,一語雙關。
張順知其意,便笑道:“今日魏將軍誤矣!此非舜王來遲也,乃汝來遲也!”
“我輩武人,不耐文人那些繁文縟節,一向直腸子來,直腸子去。領兵打仗單憑堅甲利刃、將士用命,來不得半點虛假。若無魏將軍在此,莫說等到我來攻城,恐怕‘闖將’在時,嵩縣已不存矣!魏將軍實乃嵩縣中流砥柱。”
“我望魏將軍望眼欲穿已久。如今魏將軍倒戈來降,張某喜不自勝,親率輕騎一日百余里,只為見魏將軍一面耳!”
“如今得以相見,魏將軍雄姿依舊。我不喜得嵩縣城,未喜得將軍矣!有魏將軍愿隨張某征戰四方,何愁天下不定?我且敬將軍一碗酒,聊表心意!”
張順一席話,魏知友眼淚差點下來了。他借著幾分酒意,說道:“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舜王也!”遂一飲而盡。
張順不由豎起大拇指,道了一聲“好”,也一飲而盡。
魏知友酒也喝完了,心中的憋屈也云消霧散了,倒替張順考慮起來,有些擔憂的問道:“我原本出自‘闖將’麾下,判而復降,如今又隨了舜王。他日若是讓‘闖將’黃來兒知曉了,豈不是讓舜王難做?”
理是這么個理,話是這么個話。只是張順讓“闖將”不高興的事情多了去了,也不多他這么一樁了。
于是,張順便笑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間,做事情單憑心意。我舜王做也就做了,豈能瞻前顧后?魏兄且把心放到肚子里,黃來兒有話,但找我來說!”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