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山長聞言笑道:“糧食乃大宗貨物,路途遙遠,多有虧損。眾糧商即來,便宜發賣,尚可收回部分本錢。若是攜糧而走,豈不是糧錢兩空,只得投水而盡?”
“至于義軍名聲之事,舜王更是無憂。此乃陽謀也,生意買賣,單憑本事。有賺有賠,理所當然。技不如人,何足道哉?”
“我義軍一不偷,二不搶。光明正大,一手交錢,一手收貨,公平買賣,其又有何不知足也?”
張順思量了片刻,不由躬身拜道:“左先生高才,張某嘆為觀止!我替河南府上下,及洛陽等地百姓,謝謝先生的救命之恩!”
當然,同時也替即將而來的各地糧商們,謝謝左先生的讓他們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之恩!
那老山長也有幾分得意,不由高深莫測的笑了一笑,繼續說道:“如此,河南府糧食,足矣支撐到夏糧之后,足食可足矣!”
“然而,昔日孔圣人有云: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舜王欲取天下,足兵不足憑,足食不足憑,唯所憑者,足信而已!”
老山長所說的正是論語中的一個典故,子貢向孔夫子請教治理國家的方法,孔夫子便答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于是,子貢就問如果不得已去掉一個,當去掉哪一個?孔夫子便答道:去兵。
子貢繼續問道,如果再去掉一個呢?孔夫子又答道:去食。
遂后,孔夫子便解釋道:自古以來沒有人不死的,只有沒有民眾的信任,國家就什么都沒有了。
當然,張順對此頗不以為然。以他之見,足食、足兵,民眾自信,何須畫蛇添足也?
不過,既然老山長有此問,想必當有其策,自己不妨聽一聽。
于是,張順連忙問道:“何以信?”
“言必行,行必果,信則立矣!”老山長搖頭晃腦的笑道,“舜王行王道,走正道,不言自明,不聞自清。正如與老朽越,四顧而無悔矣,當為天下王!”
“然后,此事吾知矣,吾弟子亦知矣,唯有天下人不知。若使天下人知之,亦易矣!舜王獨不聞昔日商鞅城門立木之事?”
張順一聽,吆呵,這個我在行。他連忙應道:“老山長所言甚是,我這便去命人尋木頭去!”
老山長聞言又好氣,又好笑,連忙攔著張順道:“城門立木,乃詐術也。拾人余唾,倒顯不出老朽的本事來。”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