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這一張口就要百萬石,我恐怕這周圍糧商雇傭了百萬幫工,也無法完成啊!”
原來這時代不但生產能力低下,運輸方式更是落后至極。像張順之前參與輸糧所用的太平車,一車也不過裝載十余石罷了。而內河運輸常見的四百料淺船,一船也不過裝載四百石罷了。
要是依照張順購買百萬石糧食的設想,大概需要十萬太平車或者二千五百淺船方可完成。
除了運輸以外,裝卸更是麻煩。一門丁壯一次最多也只能扛起一石的糧食,一天扛個一二百次也就沒了力氣。
再加上一裝一卸,兩頭皆用人力。前后需要一萬余人次,方可完成裝卸工作。
呂維祺苦口婆心的說了半天,張順反倒眼睛一亮,他不由笑道:“既然呂先生胸有成竹,此事便由先生負責如何?”
呂維祺哪里肯依?他連忙擺手拒絕道:“下官尚有監察不法,溝通鄉里之事尚未完畢,焉有空閑忙活這個?”
這倒不是呂維祺自謙,他家原本也是書香門第。呂維祺也學的滿腹經綸,只是談及務農耕種等事。孔夫子那句“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恐怕就是說的他這樣的人。
見呂維祺不應,張慎言如今又負責備災和賞賜耕田之事,一時半會兒忙不過來。
張順又不懷好意的看著老山長,笑道:“一事不煩二主,既然此計由老山長所出,還請左先生勞煩一番,可好?”
“不好,不好!”左冷禪連忙拜了拜手道,“‘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夫今年年逾六旬,本就沒幾日好活的了。若是給舜王出個主意,想個辦法還行,若是辛勞奔波,恕老朽無能為力了!”
張順一聽,倒也是這個理兒,哪有讓六十多歲老人替自己操勞的呢?
他不要笑道:“我雖聲稱購糧百萬石,其實也不過有多少買多少罷了,又老先生何必畏懼呢?既然如此,我倒也不強求,不知左先生手下可有人選,推薦與我?”
這左冷禪人老成精,吃過的鹽比張順走過的路還多。他不要笑道:“既然舜王有問,那老朽少不得說道說道。”
“這購糧之事不比其他,糧食有飽秕,有干濕,有脫殼和有殼,更有大米、小米,大麥、小麥、玉米、黃豆、黑豆之別。尋人人等,容易被奸商所坑,必須常年經手之人負責才行。”
“依我估計,這兩日李百戶也應當返回到洛陽了。他常年從事此事,自然是當仁不讓,此事交付與他最為妥當。”
“更有我弟子黃德清等十余人,正好賦閑在家,可與李百戶做個副手。這十余人雖無十分本事,但是算數記賬,尚可支應。”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