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順聯合“闖將”、“活曹操”和“八大王”擊殺“闖王”高迎祥,火并“高營”以后。那“活曹操”便把高一功、高桂英、黃龍和劉哲四人縛來,再也不肯入城面見張順了。
張順心中自知出了這檔子事兒以后,義軍之間脆弱的信任便不復存在了。
上下相疑,乃兵家大忌。與其雙方在這里相互掣肘,還不如放他們出去,為自己的大業貢獻一份力氣。
經過這短時間的大力培養訓練,劉成和陳長梃業已完成營兵的組建和訓練工作,再加上已經降服的“高營”,足以取代原本的義軍四部。
于是,張順便派遣張慎言前去商討歃血為盟之事。那“闖將”“活曹操”和“八大王”三人也知道如今舜王強,自己弱,自己拒絕不得。
更何況對名義上認舜王為主的他們來說,能夠與張順歃血為盟,也算是抬高身價的行為了,三人哪里不依?
經過一番磋商后,雙方約定各帶領十余人,于洛河河畔殺白馬,取血涂于唇,指洛河而誓曰:
“今有義軍三十六營盟主舜王張順,義軍闖營頭領‘闖將’李鴻基,義軍曹營‘活曹操’羅汝才,義軍獻營‘八大王’張獻忠,四人指洛河而誓。”
“為了順應天意,覆亡大明。吾等共約認舜王為主,我等佐之。大家分兵四定,各憑本事。其中舜王自取北方一京四省,‘闖將’取南直隸、浙江、江西、福建;‘活曹操’取湖廣、廣東、廣西;‘八大王’取四川、云貴三處。如有違背,天打雷劈,人神共憤!”
誓成,“闖將”李鴻基、“活曹操”羅汝才和“八大王”張獻忠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氣。
歃血為盟、指洛而誓,幾乎是古代盟約的最高規格了。若是這都束縛不住舜王,那他們也只能坐以待斃了!
張順驚異的看了他們半天,心道:這李鴻基和什么羅汝才倒沒聽說過,可是這“六萬萬有奇”倒是如雷灌耳啊!
特別是后世張獻忠發現張獻忠沉銀的段子,張順更是耳熟能詳。要不是他知道如今張獻忠沉船的事情還沒發生,都想去派人打撈一番了。
他對明末歷史不熟,到現在也沒搞明白“闖王”李自成到底去哪兒了。或許由于蝴蝶效應,真正的“闖王”李自成已經泯然眾人,或者沒于哪個犄角旮旯了吧!
張順嘆了一口氣,不由笑道:“既然三位計議已定,我也不再強留。只是不知三位有何打算,說出來我也可以幫大家參詳參詳!”
“這......”李鴻基、羅汝才和張獻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說不出話來。
“怎么了?難道需要保密嗎?”張順不由詫異道。
“不敢,不敢!”羅汝才連忙擺手道,“說出來怕被舜王笑話,其實我們三個也還沒想好去往何方。”
張順微微一笑,匕現圖窮道:“既然如此,我倒有個小小建議,不知大家意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