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三百聽到柴時華要投降的時候,不由且信且疑。
不過,他也知道一旦此事為真,那官兵防守便會瞬間崩潰。
他不由高聲喊道:“既然如此,爾等何不打開營門,束手就擒?”
柴時華心想:你當我傻子呀,我一伸頭,你一箭封喉,我豈不是白白送了性命?
于是,他思來想去不能冒險,便人士卒喊道:“我家柴總兵勇冠三軍,素來以勇猛著稱,豈能投到懦弱之輩手中?”
“爾其若果有誠意,可派勇士上來與我家柴總兵面談。”
眾人一聽,這不扯淡嗎?要降就降,不降就打。反正義軍已經占據優勢進行反擊,誰還能慣著你?
不意張三百聽了以后,命人喊來“左金王”賀錦,對他說:“我觀那柴時華搖擺不定,頗有投降之意。我欲親上營壘之上,與之一晤,只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得此人率眾來降!”
“為防萬一,若是我不幸身死,麾下人馬由你全權接收,為我報仇雪恨!”
“萬萬不可!”賀錦聞言不由大驚,連忙勸說道,“官兵實力雖在,已經猶如甕中之鱉。只需假以時日,義軍便能獲得全勝,張將軍豈能輕易置身險地哉?”
賀錦這廝說的到好聽,可惜他還不知道自己在原本歷史上平定西寧的時候,就是自恃驍勇,輕信敵人詐降之計,不幸戰死。
所以依著他的心思,將自己輕擲險地未必是錯,錯的不過是執行人不是自己罷了。
他便主動請纓道:“將軍若是果真有說降柴時華之意,不若派我前去。即便萬一身死,一不影響大局!”
張三百一聽,這怎么能行?自己決定冒險,自然由自己承擔風險,豈能讓他人處于險地哉?
他連忙說道:“此策由我所出,亦當由我行之。若是果然中計,自然由我一體承擔,豈能假人手也?”
賀錦一聽,不由不樂意了:“將軍自恃勇武,怎生瞧不起他人?我賀錦亦是大丈夫,豈是貪生怕死之輩?”
“若是此次建功,還請將軍為我請功;若是不幸身死,我自為之,怨不得他人!將軍若是不信,我寧愿立下字據為憑,不使舜王怪罪與你也!”
好吧,賀錦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張三百還有何話可說?
他只好鄭重的施了一禮道:“既然如此,我便如你所愿。軍中好手,由你隨意挑選,隨你前往。我身為一軍主將,此計又由我所出,無論功過,亦當由我一體承擔。賀將軍只顧去了,一心促成此事即可。”
“如今雖然主客易位,強弱易形,官兵實力猶在。若是義軍不能急下此營,士卒疲憊,勝負亦未為可知矣。只要賀將軍說服此人,官兵營壘大開,任憑那洪成疇如何天縱奇才,亦無力回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