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定睛一看,只見此人二十八九年級,身材魁梧,相貌堂堂,頗有一番氣度。他不由問道:“這位是?”
那黃德清見張順頗為重視,不由一喜,連忙應道:“此人乃是孟津生員,姓李名際期,字應五,家風良好,素來以信義聞名鄉里。他聽聞舜王欲招納天下賢士,又敬仰舜王仁義的美名,特來投靠舜王!”
“好,好,好!”張順聞言不由高聲贊道,“果然有上進之心,多為百姓做些好事,本王亦不吝嗇厚賞!”
那李際期聞言不由皺了皺眉頭,諫言道:“治國之道,貴禮儀而不貴利益,尚仁義而不尚富貴。舜王若以財貨求我,天下財貨孰能及朝廷也?以短擊長,豈可得也?”
黃德清聞言一愣,他萬萬沒想到這廝上來就給舜王一個下馬威。他不由臉色一變,便要替他說情。
張順聞言卻笑了笑,施了一禮道:“應五所言甚是,本王生受了!”
其實李際期這番話,理雖然是這么個理,頗有強行抬杠之嫌。不過,今日張順本來就準備求取人才,豈能和他置氣辯駁一番?如此,即便駁的他啞口無言,卻也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那李際期聞言也不由一愣,萬萬沒想到舜王從善如流,這么快就接受了自己的諫言,頓生“士為知己者死”之感。他不由躬身道:“舜王寬宏大量,海納百川,果然有周公吐哺之心。若是舜王不棄,李某愿效犬馬之勞!”
“好說,好說!”張順連忙上前兩步,將那李際期扶了起來。
而張順身后的王錦衣早把眼睛瞪圓了,生怕有人借機刺殺舜王,這倒把剛剛起身的李際期嚇了一跳。
隨即他便反應過來這人是舜王侍衛。李際期這才想起了,數日之前舜王剛剛被陜西總兵官左光先所傷,仔細看去,似乎喉嚨上尚有傷痕。他不由激動的心想:舜王剛剛受了重傷,猶能重視天下英才,亦不遜色昔日周公愛才之心矣!如此英主,當取天下哉!
張順哪里知曉,只在這片刻之間,此人便腦補了許多,差點都要準備為張順“死節”了。
等到老山長、黃德清和李際期分立左右,跟隨在張順身旁的時候,那原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帶領一大群士子這才姍姍來遲。
他不由上前兩步,致歉道:“我來遲了,卻是讓舜王久等了!”
“不妨事!吾等天下英杰,望眼欲穿矣!莫說晚來這一會兒,即便是早來許多日月,我亦覺遲也!”張順聞言哈哈一笑道。
“不意舜王倒是個妙人!”張順話音剛落,有人不由接口道,“剛巧我偶有所得,便賦詩一首,還請大家斧正”。
喜歡大家請我當皇帝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家請我當皇帝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