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汝州趨南陽,正好一大道一小道,一正一奇。魏杰的給張順建言倒是正合其意。
明面上張順贊道:“英之高才,正與吾意合!”
其實私下里張順難免嘀咕:你一個被義軍輕松擊敗的敗軍之將,哪來的臉面給我獻策?
好在張順也不是因人廢言之人,見他有些見識,倒對他高看了三分。
義軍在汝州稍作休整,便在張順的帶領下直撲寶豐。而此時著力進攻郟縣的李信得到了張順到達汝州的消息,才姍姍來遲。
等他返回到汝州,張順已經離去了。李信頓時誠惶誠恐,連忙帶領數十親衛快馬加鞭前去請罪。
而張順不多時已經距離寶豐縣界不遠了。
向導用手指著前面的小路道:“將軍,走過前面的三山寨,便是寶豐縣的大營了!”
“大營?”張順吃了一驚,“哪個將領的大營?”
“不是軍隊的大營,是地名喚作大營!”向導連忙解釋道。
張順這才輕松了一口氣,他還以為是前面的先鋒官賀錦掉鏈子了呢。
結果說曹操,曹操到。正當張順剛想起賀錦,這廝居然親自帶了幾個人,快馬加鞭返了回來。
張順皺了皺眉頭,連忙名悟空呵斥道:“賀錦,你到底是何事兒?以至于要親自返回匯報?”
“有一人口氣很大,在前面攔了道路,聲稱要見主公。我看他氣質不凡,怕錯過了人才,便只好親自向主公請罪!”賀錦連忙高聲應道。
“人才?”張順心道:莫非自己觸發了什么劇情了不成?怎么平白無故有人要嚷嚷著要投靠自己。
他便下令道:“著他上前見我,命賀錦繼續率領先鋒,遇山開路,遇水搭橋!”
不多時,那賀錦得了命令,便轉身離開了。只留一個人待在前面,張順便命悟空將那人帶了過來。
不多時,張順只見一名衣著儒服,頭戴四方平定巾的漢子被士卒領了過來。
其面色稍黑,目光炯炯,大約四十來歲年紀。
那人上前施了一禮,喊了一聲:“久聞舜王大名,如雷貫耳,某特來相見!”
“哦?”張順見他做完這些之后,竟然不再言語,心下里奇怪,便問道,“不知閣下如何稱呼?何以教我?”
那人聞言笑道:“舜王何必心焦,姑且讓某跟隨片刻,稍后便知。”
張順心下里奇怪,只是如今自己麾下兵強馬壯,有頗有章法,倒也不懼他耍什么陰謀詭計。
于是,張順便笑道:“如此也好,先生且隨我左右,與我做個伴也好!”
那人見張順心平氣和,氣度不凡,不由笑道:“前面不遠便是寶豐縣了,這寶豐縣原名龍興縣。只是可惜亦不曾聞有真龍自此而興,倒是白瞎了這好名稱!”
“等到宋徽宗的時候,因為這龍興縣產了三件寶物。一曰:釀造的美酒;二曰:燒制的汝瓷;三曰:冶煉的精鐵。”
“物寶源豐,寶貨興發。故而奉敕賜名寶豐縣。”
“哦?原來還有這般掌故?”張順一路上閑著沒事,倒也聽的津津有味,聽到關鍵之處,他也不介意做一回捧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