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難,是指讓度量衡貼合某一自然不變量的過程很難。
在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之前,有軌馬車在各國之間不能通行,拋開政治方面的人文因素,物質因素就是車不同軌。
而這其實并未觸及到度量衡的深層內容,僅僅作為一項和生活相關的表象,就足夠引起任何想要制定度量衡的群體的重視。
直到近現代,長度單位才第一次擁有和自然不變量綁定的數量關系。
可那牽扯到光的波長,最后甚至牽扯到了普朗克常數。
說簡單,則是用個人權威,或一個集體的權威,強行宣稱某一種單位為標準單位,非常簡單。
比如現在,莫余大可以把自己的手臂貢獻出來,就如同傳說中圣賢帝王做的那樣,把自己的尺骨長度作為一尺的標準長度,繼而推出一系列單位制,從而把自己的名字永遠地寫在后世所有教科書的前言中。
但……
“那么單位體積是什么東西?”灰瓊只等著莫余給出下文,難得見莫余干活,她還想多看點新鮮。
“這不是什么東西,是給定一個大小,這個固定的大小就叫單位體積。想要給定單位體積,就得先給定單位長度,但我現在遇到了難題。”莫余心中苦惱,不知道該怎么辦。
“什么難題?”
“我有兩種定單位長度的方式,第一種……”莫余“巴拉巴拉”將心里的想法講了出來,略去了和地球有關的信息,只告訴灰瓊兩種方式的優缺點。
“按照你的說法,其中一種什么好處都有,唯一的壞處就是難;另一種什么好處都沒有,唯一的好處就是簡單?”灰瓊聽完莫余的敘述,那種聽到新事物產生的震驚實在太過密集,心中浪花滾滾的結果就是不見滔天巨浪,行動說話間反倒沉穩不少。
“可以這么說,兩條道路殊途同歸,開頭難的只要確定好基調,到終點都是一帆風順;開頭簡單的越往后越難,還不只是我一個人難。你說說,這讓我怎么選。”莫余越想越為難,前者等于他站在地球人類的根基上落筆,用定義手段去確定長度;后者相當于讓他帶著蠻荒世界的所有人再走一遍地球人類文明的老路,用長度去制造定義手段。
走老路不是不好,但需要大量時間和“人口”,蠻荒世界能夠用普通話交流的生命,到現在也不到一百個,莫余得等到猴年馬月才能等來度量衡與自然不變量掛鉤的那一天。
“前者我們幫不了你,后者我們能幫。再說了,你不是說后者只需要你拍板,都不必動腦就能用起來嗎?只要你拍板,我們就干,大不了以后再改。我覺得,你得選后者。”灰瓊沒像莫余那樣了解過人類度量衡的變遷,自然而然選擇了后者。
除了莫余,這個世界估摸著也沒人能想象得到這條老路究竟有多難了。
“好吧好吧,我尊重你的決定。但我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