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葉明如果他作為一個投資人的話,如果想要投資一部電影,基本的因素是兩個。
一個是為錢,一個是為名。為了錢,那當然很簡單,就是為了想賺錢,任何一部電影投資的基礎就是能夠不能夠賺錢,這是投資人最關心的。
所以那第一個是最重要的,但是那還有第二個就是為了名,也就是說有的電影看上去根本不可能有太高的票房,甚至說虧本的危險,為什么還有人投資,甚至說上趕著拿著支票去投資?
那就是因為為了名,如果一部文藝片能夠得獎的話,那么作為投資者來講也是非常露臉的事情的。
正是因為這樣,就算是這部電影比較虧本,那也是有人會投資的,為名為利就如此而已。
但是呢,【一九四二】這部電影,票房就算了,肯定是虧了。
這部電影讓我那兄弟也是比較惱火的,但是因為,分到大連是他們的中流砥柱,賺了不少的錢,就這一部虧了,你這玩意兒也不好意思多說什么呀。
但是他關鍵這部電影也沒有獲得多大的名聲啊,國內的獎就算了,國內的腳你就別指望了,啊,這是國內的娛樂圈的人都明白的。那些暗箱操作啦!杜拉拉都是大家心知肚明,但是不會說出去的,在國內得獎不算什么玩意兒,只要你有關系,有人脈。這個得獎。幾乎是必然的,這一點大家都清楚。
甚至說,如果你演一部主旋律的電影,比如說什么英雄勞模之類的,那就不用說了,下一屆百分之百是你得獎。
至于說這種情況得到的影帝影后什么的。那是不會承認的,因此她對演員來講,這種得獎也就是得個名聲什么的,馮曉剛已經不在乎這種名聲了。
他是國內最好的商業導演,從這一點上就能夠看得出來,他現在享有藝術追求性,而不是被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給束縛住,因此,那其實馮曉剛拍攝【一九四二】的時候,目標是朝著國際上去的。
就像是說老張的紅高粱,老陳的黃土地,等等等等,這些才是馮大導演的目標。
當然關鍵是最后這一九十二在國際上也沒有什么斬獲呀,戛納電影節柏林威尼斯等這些電影節,【一九四二】基本上就是沒戲了。
因此,當這部電影可以說在票房上失敗了,因而在藝術性的追求上獲獎,這個也算是失敗的。
這個時候葉明沉思了一下,這才慢慢的說:“馮導其實投資你的電影,那我還是非常的有興趣的,就咱這交情,別的不用說,既然你開口了,這個投資肯定有我一份兒的。
但是呢,我有個問題,希望你能回答我一下,你認為這部電影的拍攝時機到了嗎。”
馮曉剛十分奇怪的說:“為什么沒有到呀?我以為你已經到了呀,其實以前我就想拍這部電影只是不合適,沒有人給我投資,但是他現在憑借我的名氣,如果我說我想拍攝一部這樣的電影,雖然有一定的阻力,那么應該問題不大吧,為什么說現在的時機不到呢?我認為現在是很適合的時機啊。”
葉明搖頭勸阻,說:“我說貓眼你那么精明的一個人,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啊。
那部電影的小說我也看了,所以說呢我也應該有一定的發言權的,這部電影拍攝出來就是一部悲劇的電影,是一部拷問人性的電影,這個對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