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節目做到了這份上,朱君幾乎是說成就了自己獨一無二的主持風格了。
反正就是怎么樣的煽情怎么樣來,倪大姐退隱之后,朱君就成為了行業煽情的領導品牌了。
這一點在紅樓夢二十年再聚首的時候達到了巔峰。畢竟不是說什么樣子的人都是有本事把幾十口子的人給忽悠哭的。
當然老趙那種把接近十億人口給忽悠瘸腿了的算是一個例外。
這一次的聚會不愧是央視舉辦的聚會啊,二十年前的一次采訪新聞,居然是能夠被央視從倉庫里面找出來,一個漂亮的女主持人,站在圓明園的遺址上面,用滿懷激烈的情緒介紹了紅樓夢這一部電視劇。
可以聽的出來,當時的主持人,那種說話的風格和情緒,還有一點時代的感覺。
看過這段新聞的人,可能會覺得風格比較的熟悉,對,沒有錯,現在的三胖家的電視臺的主持人,也是喜歡用這種慷慨激昂的話來報告新聞。
不過,這一段新聞,確實是非常的彌足珍貴,因為,那個時候,就是大家看到的十九歲的陳小旭,十九歲的張麗,二十一歲的鄧潔等等這些青春靚麗的身影。
當然了,也是側面的記錄下來了在那個時代,劇組的補習班的風格是怎么樣的。
當時大家住的是雙人房間,暖水壺,搪瓷的缸子,塑料的臉盆,可以洗臉也可以洗衣服。
好像還是有人在洗衣服。反正呢,當時那個時候,大家都是有一種奮發向上的青春氣息。
這一段新聞,是圓明園補習班的時候的一段新聞,可以說是當時基本上是大家剛剛的進組沒有多少時間。
其實呢,還有一段非常短的新聞,大約是兩分鐘,是一群攝影愛好者到大觀園來拍照,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劇組的宣傳?
或者是說對關系戶的開放等等,鄧潔,陳小旭,張麗等演員身穿戲服,直接的在大觀園給大家拍照。
這也算是一段當時非常的有趣的新聞了。其實這一次,也是側面的反應了一個問題。
就是說劇組沒有錢,劇組真的是沒有太多的錢。電視臺給的錢,基本上是早早的就花完了。
剩下的就是導演自己想法辦法搞到錢了。后來據說還是齊魯的一個大老板主動的投資,而且是學**的投資,沒有要任何的報酬的那種投資。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最后紅樓夢才算是真正的拍攝完成。記得在有些時候,王導演甚至是說帶著主演去參加演出,賺點錢,回來接著拍攝。
這在后來的劇組中是很難發生的事情,但是卻是那個時候紅樓夢的劇組的真實的寫照。反正任何的那個時候能夠留存下來的新聞鏡頭什么的,都是顯得彌足珍貴。
從這些鏡頭中能夠看出來,當時大家為了能夠拍攝好紅樓夢,下了多大的功夫。
像是周汝昌這種全國,甚至全世界的頂級紅學家,都親自給大家上課,這是何等的榮耀,這現在你花錢人家大師都未必肯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