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固爺!”姬國卿笑道:“這個問題之前已經討論過,并且已經制定好了,一成半是按照估算的正常產量制定的。比如說,咱們西漢水莊最好的水澆地,是按畝產二百斤計算的,麥熟時只收三十斤公糧,那些不能澆水的旱地,是按畝產一百斤計算的,到時候只能收十五斤的公糧。如果今年麥熟后產量都高出了咱們前期估算的產量,那只能說是鄉親們占便宜了。如果今年歉收,產量達不到咱們估算的,鄉親們不就虧了嗎?我年青,對產量不懂,西漢水莊的地各有多少產量,都是你們幾個長輩去看了之后制定的。既然已經制定完畢,那就只能按照已經制定好的規矩辦事,朝令夕改是為大忌!不過,剛才本固爺提出半斤少了,我也覺得少了。先不說你們這些長輩,就說我們這些年輕人吧,哪一個不是正能吃的人?一人一天一斤糧食,根本不敢加量訓練。如果訓練不好,有人來西漢水莊搗亂了,怎么去阻止抵抗?要我說,我們護衛隊的這些年輕人,一天三斤糧食都不夠。我提出的每人一天一斤,是考慮了全面后進行了折中的,你們說是嗎?”
見眾人都不說話,姬國卿道:“既然都沒有不同意見了,第三條咱們就這么定了。接下來,就說第四條,就是在土改處設置銷售店的問題。雖然咱們存糧也不多,但是這些小麥、豌豆、豇豆等,都要弄到店里去銷售。日后,不再用糧食代替工資,全部用錢或銀子。有了錢和銀子的鄉親,沒有了糧食時,可以用他們手中的錢到銷售處來買……”
李應發聽到這兒,耐不住道:“排長,這樣好。當下到處缺糧,咱們可以高價把糧食賣出去,等到麥熟糧食多了,咱們可以平均購買糧食……”
逃難而來的胡有德急道:“不行,不行!咱們都是窮苦人,最痛恨的就是有錢人平價甚至低價收糧,等到青黃不接時高價售出。多少人,不都是這樣給餓死了嗎?”
“胡伯,”姬國卿道:“你說的太可怕了吧?僅僅低價收糧,高價賣糧就能讓人餓死?”
胡有德道:“那可不!排長你可能不清楚,正是有了這樣用錢代替糧食,收租也開始不要糧食,開始將糧食折合成銀錢。百姓手中哪來的銀錢,沒辦法,只能把手中的糧食賣了換成銀錢。他們賣糧食時,只能在麥熟或者秋熟收成時,那時,收糧的拼命壓價,用很低的價格收回百姓們手中的糧食。等到百姓們家里的糧食吃完時,他們又用高出三四倍的高價賣出糧食。這樣一來,百姓手中的銀錢越來越少,沒法交租,就只能賣地,最終都變成了沒地的流浪人了。”
“是這樣啊?”姬國卿恍然大悟道:“我年青,很多事都不明白,胡伯這么一說,我就清楚了。不過呢,這銷售店還是要開,咱們還是要收糧賣糧……”
“使不得呀,排長……”
“聽我說完,”姬國卿道:“為了不出現胡伯說的那種后果,以后西漢水莊銷售店收糧賣糧,價格浮動不允許超過一成。也就是說,比如正常時一斤麥子值十文錢,麥熟時,最低不能低于九文收購,春天青黃不接時,最高不能超過十一文銷售……”
“這個浮動有點少了!”李應發道:“收來的糧食,存放到春天都會有損耗,麥熟時受一斤,說不定到了來年春天就變成了八兩……”
“這就需要收糧者好生照護著那些糧食了!”胡有德道:“糧食損耗,最大的一項不過是鼠耗,只要倉里沒有老鼠,糧食損耗也到不了哪兒去。排長說的一成浮動就非常合理,我覺得就按排長的提議定。還有一件事必須說,那就是百姓交公糧時,不能把公糧折合成銀錢收,只能收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