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前世記憶,姬國卿感覺西秦嶺山這一帶應該不乏鉛鋅礦、銅礦、鐵礦和煤礦。當然,這個一帶地區最有名的是金礦,不但開采容易,而且含量還比較高。眼下急需的不是黃金,姬國卿也就沒有要求四名礦業“工程師”找尋金礦和銀礦。因為眼下的結癥是,拿著銀子也不好買到鋼鐵、鉛銅等戰略物資。
距離西和縣城不到五里的村子楊家堡,七成以上的人都姓楊,是南北朝時期隴南五國仇池國國王楊定的后裔,包括當今西和縣縣長楊增瑞也是楊定的后裔。楊家堡地勢平曠,住戶不多,僅有三十九戶人家。姬國卿便把兵營設立在了楊家堡,供訓練用的大操場也設置在了楊家堡和西和縣城之間。一旦遇到大規模的敵人入侵,各個關口處偵察兵和通訊兵傳來訊息后,革命軍戰士、新兵以及附近村子百姓都可以進入縣城依托高約四丈的城墻抵御敵人。另外,楊家堡兵營的騎兵可以繞到敵人的后方進行騷擾和夾擊。
——
舟曲至宕昌的官道上,一行七八人騎馬由南向北行走著,騎馬者除了一人年齡在四五十歲左右外,其余人均是二十到二十五歲左右的青壯。這些人從舟曲離開后,人人臉上洋溢著春風得意般的笑容,因為他們此行不虛。
那個五十來歲的身材較胖的男子,正是禮縣皇族貴公子朱臻鈺。他半個月前就前往舟曲,請求那里的縣令楊學典、千戶楊洤出兵助禮縣剿滅革命賊。楊學典和侄子楊洤答應出兵兩千協助禮縣,事成后,禮縣的白關、灘坪兩鎮歸舟曲。經過朱臻鈺跟高超緗和楊學典的斡旋,禮縣和舟曲協議達成,朱臻鈺為禮縣請來了兩千兵馬,自然是滿面春風了。
前方不遠就是宕昌縣了,只要到了宕昌縣請得一千兵馬,跟禮縣目前召集的兩千兵馬合在一處,那就是五千兵馬。屆時,就算出使成縣等地的十二弟朱至銑沒有請到兵,這五千兵馬也足夠蕩平革命賊了。
越想越覺得興奮,想到此時革命賊所在的西和縣正是乞巧節的最后一天,說不定那里的年青女子和少年正在唱歌,當下也忍不住騎在馬背上哼唱起來:
香山寺來漾水河,我給卿卿唱山歌。(男腔)
西漢水邊西峪國,隔山看著你一該。(女腔)
香山寺里的三娘娘,你保佑小郎把花纏上。(男腔)
早升纏上了黑了睡,給你的香蠟點一對。(女腔)
金絲線的花枕頭,把娃抱過了把我摟。(男腔)
再好的枕頭是布布的,胳膊不好是肉一該。(女腔)
一日把我苦乏了,把我的胳膊壓麻了。(男腔)
花兒把手壓麻了,把我的老見花了。(女腔)
哎!賢眉娃,把我的耳瓜見腫了,把你的手盤快么了。(男腔)
娘娘你把愿收了,纏不上了算求了。(女腔)
召你懷里睡醒了,把我胳膊壓腫了。(男腔)
土黃騾子馱丹桂,纏花行里沒般輩。(女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