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言本來就已經連續服用了百多日的養劍丹,修煉“陰陽劍丹”之術也是勤耕不綴。本身早就已經達到了瓶頸,只差一個感悟的契機,隨時便可凝練劍胚。
而寧不歸不早不晚,正巧送了他這樣一個契機。
梁言下了常寧山,隱隱就有些感悟,心中一股沖動,只恨不得當場就開始凝練劍胚,沖擊起“劍胚期”來。
不過他還是個有些理智的人,知道此處就在“死人墓”附近,若是遇上三大護法之一的溫濤,他自問還能應付。但若遇上死人墓的墓主巫經武,自己則只有死路一條了。
所以梁言離開常寧山后,就又馬不停蹄,向著西南方向行了將近一千里之遠,直到入了另外一個魔道中型宗門的地盤,這才稍稍放下心來,找了一處人煙稀少,又沒有什么靈脈存在的小山丘開始閉關起來。
只是梁言自己也沒想到,他在這山中一坐,便是春去秋來,等到劍胚成形,竟然花了一年的時間!
他之前也曾從卓不凡的口中了解過,劍修凝練劍胚,為了防止出現什么紕漏,都是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冒進。
但即便如此,其中花費時間最久的,也不過三個月左右,像梁言這樣一年才練成的,根本從未聽說過。
對此梁言也只能苦笑一聲,不過他暗暗覺得,之所以花了這么長的時間,怕是和的“陰陽劍丹”之術脫不了干系。
此法門太過詭異,并不僅僅是凝練劍胚,還要把丹田內的劍胚當做“內劍丹”,以自己的身外之劍當做“外劍丹”,再用道門秘術進行陰陽調和,此舉對于修煉者來說,無異于是同時修煉了兩口本命飛劍,故而才會花費如此多的時間。
不過雖然時間耗費頗多,但他如今也算是正式跨入了“劍胚期”,算得上一名真正的劍修了。今后只要勤修不綴,終有本命飛劍離體大成的時候。
到了那時,他梁言靠著一口本命飛劍,便可上天入地,出入青冥,從此做一個逍遙自在的小劍仙了。
想到此處,梁言心中不禁略有些期待起來,他神識內視,看著體內的青色“樹枝”,不由得暗自嘀咕道:
“你既然是‘長生蜉蝣木’所化,不如今后就叫你‘蜉蝣劍’吧!”
仿佛感應到主人賜名,那丹田中的青色“樹枝”竟然微微顫動,發出一聲歡快的劍鳴之聲,就像是在回應梁言一般。
梁言見狀倒是有些喜出望外,他雖然知道劍修跨入“劍胚期”后,自身與飛劍的契合程度會大大提升,飛劍也會慢慢蘊養出自己的靈性。但那也是在丹田中蘊養過數年乃至十數年之后的事,哪里會料到這才剛剛邁入劍胚期,“蜉蝣劍”便生出了一絲靈性。
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得正常,這“蜉蝣劍”畢竟是青帝肉身演化而來,后面又被尋道人將自身劍意刻印其中,自然有些非同尋常的地方,區區些許靈性,倒是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