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朝泛蒼梧暮卻還,洞中日月我為天!是不是不愧為呂祖,豪氣沖天!大家可能在很多地方都見到過供奉呂祖的道觀。這實在是因為他跟大家一樣,太喜歡旅游了。”
游客們一陣歡笑。
“佛教講究度人,道教尋求自悟。但純陽子與眾不同,無論得道前后,都喜歡住在山洞,也喜歡流連街巷,喜歡cosplay,去度人。
說他愛色呢,他曾經寫過警示詩: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明里不見人頭落,暗里教君骨髓枯。所以他應該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上青樓去勸他們珍惜純陽,休要浪蕩的。”
“哈哈哈……”
“就像觀世音曾經化身青樓女子規勸浪子回頭,這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呂祖讀書考功名到四十多歲,被他師父鐘離權黃粱一夢點化后,他師父飛升了,他卻發愿要度盡眾生才肯飛升。他師傅臨走前提醒他不要去招惹和尚,你們說,他會聽師傅的話嗎?”
大家笑了。
何歡笑道:“想想也是嘛,天下名山僧占多,他又喜歡旅游,肯定要跑到別人的地盤去,經常與和尚過過招,參禪論道。所以,呂祖是集儒釋道于一身。
佛有觀音,道有純陽,是二教在人間香火最為鼎盛的代表,可以說是兩教的形象代言人。呂祖在八仙團里也屬門面擔當。
食色性也,好吃的好看的大家都喜歡。他們擁有這么廣大的群眾基礎,除了他們與粉絲近距離接觸,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形象。好看又親切,有才又有趣。”
“就像你一樣!”一位游客說。
何歡不好意思地笑了。
其他游客也笑瞇瞇地看著他,太可愛了!
“總之啊那么多的神仙,能被大家追捧的一定有人情味兒有偶像氣質。我們一會兒再進去瞻仰純陽真人,大家先看看殿角上,認識那是什么動物嗎?”
游客們認真觀察起來,爭相回答:“馬!”
“鹿!”
“麒麟!”
說什么的都有。
“對!”何歡轉身,指著一角屋檐上的動物,“這是天馬,傳說跑馬山是天馬放養之地。放在了屋檐上,我們稱之為脊獸。
這也是咱們國家特有的建筑文化。動物,在咱們國家,歷史比人更悠久,地位比人更崇高。圣經講的是人,而山海經,講的是禽獸、半人半獸。
人是由動物變成的,我們可以從很多的神話故事中看出這樣的演繹過程,算得上東方神話版進化論。
所以只有咱們有十二生肖,有脊獸。在咱們的神話傳說中,動物跟人類同處一個世界,是人類的守護神、判官!動物悠游植物茂盛的地方,常被視為祥瑞之地。這或許就是道法自然吧。”
不知不覺,來到金安殿的團隊、散客都圍在何歡身邊,梁玉和另外幾個講解員也帶游客在那里,干脆不講了,這是他們從沒聽過的導游詞!站在自己的游客旁邊,聽他講。
何歡也顧不得團隊突然擴大,只能繼續講下去。
“這也是為什么神仙喜歡住在洞里。他們把自己跟動物放在一處。但是這個殿金碧輝煌,為什么供奉的卻是喜歡住在山洞的純陽真人呢?大家知道嗎?”
大家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