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這小子相比,天下英雄都將黯淡無光!”
大家齊齊點了點頭,深表認同!
李世民也一樣,暗自點了點頭。
即便他非常不想承認,但這就是事實!
……
派往高麗調停的使者剛出發沒兩天,大唐的戰爭機器就已運轉起來。
轉天上午,李世民連續簽發了一系列軍令。
下令沿海數州建造戰船、讓士卒加緊訓練,以熟悉水戰,并讓各地籌措軍糧等等。
同時命令營州都督張儉,率領幽、營二都督府兵、以及契丹、奚、靺鞨等部軍隊,做好出擊遼東的準備。
并任命太常卿韋挺為饋運使,河北諸州皆受其節度,以太仆少卿蕭挺督運河南諸州糧草入海等。
這些事情的發生,比原來的歷史提前了半年左右。
促成這種變化的,正是李醫這只小小的蝴蝶。
而在初八的大朝會上,以衛國公李靖和鄂國公尉遲敬德為首的一眾老將,聯合上書,首次提出建立參謀制度。
同時也提出,希望朝廷設立總參謀部,讓他們這些退居二線、致仕還家的老將發揮余熱,為大唐軍隊出謀劃策。
緊接著,長孫無忌等人又提出,設立皇家軍事學堂,為大唐培養年輕軍官,并提議由李世民親自擔任山長。
這一系列動作,看得那些不知情的文武大臣都眼花繚亂的。
不可避免,朝堂上發生了一些爭論,你來我往的,場面一度非常熱鬧。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醫,卻跟沒事人似得,優哉游哉地過著年。
大年初十,大唐公司總部。
后院里,李醫拿著一把長劍,正在跟李德獎過招。
這位蜀山劍俠是一個武癡,沒等李醫拜完年,就通過自己兒子找上門來,非要討教一下太極拳和清風劍法。
他不敢向紅拂女討教,就只能來找李醫。
李醫無奈只能接受,向這位蜀山劍俠展示了一下太極拳和清風劍法,時不時還要過上兩招。
此時,小院里就劍光閃爍。
李醫手持長劍閃電般向前刺出,帶著一股破風聲,直取李德獎胸口。
同樣手持長劍的李德獎,正欲揮劍格擋。
那柄疾速刺來的長劍卻如靈蛇般一轉,突然從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徑直刺向他的左肋。
李德獎的反應非常迅捷,單腳用力一蹬地,整個人立刻向后飛了出去,躲開了刺向肋下的那一劍。
向后飛出的他,衣袂飄飄,頗有幾分蜀山劍俠的味道。
看著這一幕畫面,站在一旁觀戰的程家兄弟和李業成,都情不自禁地開始高聲喝彩。
“好!太精彩了!”
李醫輕聲笑了笑,隨即停住腳步,收回了長劍。
“小子這點武藝,讓世叔見笑了”
說著,他就抱著劍柄施了個禮。
李德獎卻意猶未盡,站在原地回味了片刻,這才贊嘆不已地說道:
“這套清風劍法真是太高明了,公子這身武藝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公子如果再長大一點,氣力更足一點,這一劍我很難閃避開,有可能遭遇重創!”
說這番話時,他哪里知道。
李醫其實一直收著呢,只拿出不到一半的實力在跟他切磋。
如果全力以赴,就算他真像傳說中的劍仙一樣會飛,也逃不過剛才那一劍!
李醫笑了笑,客氣地說道:
“世叔謬贊了,小子愧不敢當!”
李德獎卻微笑著搖了搖頭。
“這可不是謬贊,就你這身武藝,假以時日,必定名震天下!”
“有一點我不太明白,如此高明的清風劍法究竟從何而來,我怎么從未聽說過?”
李醫并沒回答這個問題,只是輕聲笑了笑。
就在此時,安內侍突然快步走進了小院。
“稟公子,薛延陀突利設王子帶人過來了,就在前面會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