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他所描繪的美好未來,李世民激動的雙眼直放光芒,倆眼珠子瞪得都快飛出來了!
接下來,他們祖孫二人繼續討論在長安、乃至在大唐各地建造學堂的事情。
沒一會功夫,他們就達成了一致意見。
鑒于目前的情況,先由李醫的大唐公司出面,在各地建造小學堂,教平民百姓的孩童識文斷字。
這可以算是一場社會實驗,只是規模比較大而已。
等李世民處理完周邊所有外患,就可以將重心轉回國內,由朝廷出面做這件事情了。
隨著各種學堂的建立,再加上新生不久的科舉考試制度。
應該能從根上斷掉五姓七望的根基,徹底打掉他們壟斷知識和文化、進而掌控天下的所有企圖。
這場祖孫談話,一直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方才結束。
臨近結束時,李世民突然轉移了話題。
“醫兒,在今天的朝會上,皇爺爺已決定,準備率大軍親征高句麗!”
“最遲年底,皇爺爺就會離開長安,趕去東都洛陽,然后從洛陽出兵東征”
“皇爺爺帶兵東征高句麗期間,將會由太子代為監國!”
“對于這件事,你小子怎么看?有什么想法沒有?”
說這番話時,李世民始終緊盯著李醫,想看看他會做出什么反應。
有什么想法沒有?
我應該有什么想法?還是什么想法都不該有?
老李家這套養蠱的法門,著實讓人頭疼啊!
李醫無奈地暗自吐槽幾句,卻沒有立刻給出回應。
思考片刻之后,他這才點頭說道:
“這是軍國大事,皇爺爺完全可以一言而決”
“要說孫兒有什么想法,我始終認為對高句麗這一戰無可避免,晚打不如早打”
“而且要以雷霆萬鈞之勢把高句麗打疼,大幅削弱其實力,為接下來的滅國之戰做好準備!”
“皇爺爺親征高句麗是個很好的做法,肯定能震懾所有藩屬國,讓那些國家從內心深處畏懼大唐”
“此次皇爺爺親征高句麗,孫兒預祝皇爺爺馬到功成”
“至于太子監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無人可以置喙,孫兒也一樣!”
“這個小滑頭,真是滑不留手啊!”
李世民暗自忖道,隨即又接茬說道:
“皇爺爺東征高句麗期間,雖然是你九叔代為監國,但監國地點并不在長安”
“這個地點不能離遼東太遠,那樣不便于溝通,但也不能太近,那樣有些危險”
“在此期間,你小子可以放心留在長安,做你自己的事情”
話音落下,李醫再次陷入了沉默。
既然太子不在長安監國,那可是天賜良機啊!
借著那段時間,自己可以放心大膽地發展、大肆培植自己的勢力,為將來做準備。
等東征結束,自己的實力肯定更上一層樓,變得更加強大!
想到這些,李醫不禁感到一陣熱血沸騰。
但是,這樣做似乎有些不妥。
思考了良久,李醫才做出決定。
他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沖李世民鞠了一躬。
“不知皇爺爺能否允許,讓孫兒跟在皇爺爺身邊一起東征?說不定也能出謀劃策一二”
李世民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沒好氣地說道:
“你的年齡還太小,不能隨大軍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