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他準備將這些稻種帶到杭州,悉數種在自己的封地內,精心照料。
如此一來,用不了多久,這種高產雜交水稻就會迅速普及開來。
再加上桑基魚塘、堆肥等各種新生產技術的輔助。
這些雜交水稻創造出后世的驚人產量記錄,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這些水稻都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不用有任何擔心。
到那時,整個江南就會變成真正的魚米之鄉。
蘇湖熟天下足的場面,也會迅速出現。
對于李醫來說,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對于唐朝人來說,卻無異于天方夜譚。
話音未落,現場就已經炸鍋了。
“畝產一兩千斤的稻谷,這怎么可能?聽都沒聽說過啊!”
“如果真有如此高產的稻谷,再加上一年兩熟或三熟,那得打多少糧食啊?”
所有大人都驚呼起來,怎么也不敢相信世上竟然有產量如此高的稻谷。
那些不通農事的孩子,卻對此深信不疑,且無比堅定。
既然醫公子說了,有畝產一兩千斤的稻谷,那就一定有!
就在此時,李醫的聲音突然再次響起,傳到了現場每一個人的耳中。
“畝產一兩千斤的稻谷,我知道這很難相信,畢竟以前誰也沒見過沒聽過”
“不相信沒關系,大家可以耐心等等,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這一幕了”
“我已經命人從漢中調運高產稻種到杭州,準備在杭州展開實驗種植”
“用不了幾個月,大家就會知道結果,知道這是否能實現了”
他在這里所說的調運優良稻種到杭州,不過是個幌子而已。
等那些稻種運抵杭州,他就會用雜交水稻稻種暗中取代,進行耕種。
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產量問題了,也不用擔心漢中的稻種到了杭州會水土不服。
接下來,等著收獲就行。
等雜交水稻收割的那天到來,整個天下必定都會為之震撼!
看到李醫如此自信,人們都紛紛點了點頭,也不再質疑了。
或者說人們都懷著美好的期待,把這份質疑暫時壓了下去。
誰不想得到高產的稻種?誰不想衣食無憂?
正說話間,大唐公司駐江寧的幾位掌柜和管事已匆匆趕來碼頭。
緊接著,江寧縣令帶著一眾手下,也趕到了這里。
剛一見面,這位五十歲左右的縣令就惶恐不已地說道:
“見過公子,下官唐世杰,現為江寧縣令,迎接來遲,請公子恕罪”
李醫微笑著擺了擺手。
“沒有關系,唐大人,我只是游歷四方,而非巡查,沒那么多講究”
“這次在江寧上岸,也是臨時起意,沒來得及通知江寧縣”
幾句客套后,唐縣令就準備帶著李醫他們去官方驛館。
但是,李醫卻拒絕了邀請。
他告訴唐縣令,自己在江寧待不了幾天,很快就會離開。
由于自己是以私人身份四處游歷,也不適宜住在官方的驛館里。
自己打算找家普通旅館住下,在城中各處參觀游覽一番,然后就去揚州。
而且不用派人陪同,大家都去忙自己的事情就行。
看到他這樣安排,唐縣令也只能接受。
在唐縣令等人的陪同下,李醫他們很快就已進入江寧城。
進城之后,李醫就讓唐縣令他們離開,準備自行游覽江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