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郡坐船,順雅水而下直入江州,”中年人坦蕩直言。
“好啊,好啊,”老人笑著抬手捋了捋胡須,“如今的京州成了四困之地,確實不看也罷。”
“最終還是想要再回去看看的,但一鳴也明白,如果到了那時條件已不允許,那么就不再去了,”中年人回道。
老人這才扭頭又看了這中年人一眼,說了句“大善。”
這個時候,先前跑回到酒鋪里去的豆蔻少女端了面條和酒水正走出來,那中年人便緩緩起身看向城門處,口中用極低的聲音呢喃道,“先生安好,一鳴拜辭。”
說完也不等老人回話,便一揮袖袍轉身去了,在外人看來,就像是富貴人家與市井小民起了些沖突拂袖而去一般。
那少女顯然也看到了這一幕,不由得呆了一呆,隨即才緊走幾步上前來將面條和米酒放下,然后壓低聲音對老人道,“老爺爺,我看那人頗為富貴,您和孫子還是早些吃完了快出城去吧。”
老人抬頭認真看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看那少女,只見她眉清目秀,雖不施粉黛不著華衣,卻仍舊有股干凈脫塵的意思,他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少女見他沒有絲毫急切的意思反倒有些著急,她把面碗送到童子面前,又給他取出筷子遞到手上,露出個笑容柔聲道,“小弟弟,天色不早了,趕快吃完面陪爺爺回家去吧。”
不料那童子看了她一眼,又低頭看了看那清湯寡水的面條,遲遲不動筷子。
少女便小跑著回到鋪子里,不一會兒跑出來的時候就拿了幾片臘肉偷偷摸摸放到童子碗里去,豎起一根手指在嘴邊虛了一下后伸手捏了捏童子的臉蛋,然后回頭對那仍舊笑意盈盈的老人道,“老爺爺,我看那華服男子并未出城,你們早些出城也免了些麻煩不是?”
老人仍舊是點一點頭。
等到那童子好容易皺著眉將那一碗面條吃了個七七八八,老人才將手中的酒碗放下,然后喊來了回到鋪子里忙碌的少女,在少女疑惑的目光中取出一面巴掌大的小小銅鏡。
老人用那鏡子照了照自己,然后伸手在鏡面上一點,在少女看不到的方向上藍色的光芒一閃而后消失,再看那鏡子便比先前清亮了不知道多少倍,他滿意的點一點頭將那鏡子交到少女手上道,“這面鏡子,你可以留著自己用,也可以在一支赤甲騎兵護送的車隊入城時,將它交給那支車隊里的年輕公子。”
說完,也不管那少女擺手拒絕便將那鏡子與飯錢一并放到桌上,牽起仍舊皺著眉頭的童子往城外走去,一邊走一邊喃喃自語,“該見得人見過了,又聽了這滿城的喜慶鞭炮,是時候回家了......”
一旁的童子聞言頓時蹦跳起來,“真的?太好嘍......!”
老人走得十分穩當,童子卻開心的蹦跳著,漸漸匯入人群不見了。
只留下那個仍舊站在酒鋪門口的少女,捧著那面雕紋精美一望而知珍貴的銅鏡,不知該如何是好,等到酒鋪里的娘親忙不過來喊了第三聲,她才“哎”了一聲,將銅鏡塞入懷中,轉身入了酒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