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魏延說完話,當即又當著百姓的面,嚴令三軍不得騷擾當地百姓,老百姓若是誰發現了有漢軍違法,可直接到太守府找他舉報。
騷擾百姓者——殺無赦。
這一條軍令,立時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
很快魏延就入駐代郡太守府,剛一入府,魏延除了安排官員去各縣安撫當地百姓,同時也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騎兵,迅速出城去監視剛剛離開代郡的魏軍。
他們的監視范圍是,直到魏軍徹底離開代郡疆域為止,然后這支兵馬,就在代郡上谷郡交界處駐防。
......
隨著代郡和平交接,漢魏之間的和議,魏國算是履行了他們的承諾,因為那三百車精鐵,早在達成協議的十日后,就已經全部運到了潼關。
大漢建興十六年(公元238年),十一月十八日。
長安,未央宮。
劉禪高坐在御座上,大殿上齊聚大漢的文武眾臣。
“魏國使臣到。”
隨著殿外一個太監的唱喝,魏國少府楊阜信步走入大殿,走到近前,他向劉禪微微躬身行了個禮:“外臣楊阜,拜見陛下。”
“貴使免禮!”
“謝陛下!”
簡單禮儀之后,楊阜問道:“陛下,我大魏已經按照雙方約定,撤出了代郡駐軍,三百車精鐵也已經運至大漢,不知...不知陛下...”楊阜頓了頓,才道:“何時釋放我大魏被俘君臣?”
按照約定,曹魏從代郡撤軍,因為其他的六個郡,已經無需曹魏撤軍,他們的駐軍要么被漢軍打退,要么就地繳械投降,城池也已盡歸大漢。
所以曹魏只需撤出代郡的駐軍,以及給大漢送來三百車的精鐵,只要曹魏完成這兩個條件,按照約定,大漢就需要釋放被俘的魏國君臣。
可是魏國已于數日前撤出了代郡的駐軍,精鐵在撤軍之前就已經送到了潼關的漢軍手里。
可是——
時至今日,大漢也沒有釋放曹魏被俘君臣。
這可就讓曹魏眾臣坐不住了,原本他們是在潼關外等著迎接天子曹叡,可是一連等了好幾日,他們也沒有等到曹叡等人。
好像壓根兒大漢就沒有要釋放的意思。
所以他們這才又派出少府楊阜,親自跑到長安來詢問大漢天子劉禪,就是想問問,大漢王朝,你們說話算數不?
劉禪看著楊阜,并未說話。
倒是大殿上的丞相諸葛亮,他緩緩出列,然后向楊阜施了一禮,笑著問道:“義山此前可有來過長安?”
楊阜聞言一愣,不明白諸葛亮這是何意,于是應道:“不瞞丞相,阜本是天水冀縣人士,在關中還屬我大魏的時候,曾到過幾次。”
“哦???”諸葛亮聞言,似乎有些驚喜的樣子,道:“義山家住天水冀縣?”
“正是!”楊阜肯定的道。
“家中可還有親人否?”諸葛亮問道。
只是諸葛亮的話音剛落,楊阜不由眉頭微皺,他不明白諸葛亮突然問他這些,到底是何用意。
畢竟——
他現在可是大魏的臣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