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津門的戲迷也都是狠人,既然你要找面子,那咱們就讓你找回來。
當天,劇場照樣是人滿為患,大家都在等著,看看譚富英到底是能把面子給找回來,還是徹底的把臉丟在津門!
之前的唱段,下面的戲迷們根本就不聽,說話的說話,搗亂的搗亂,一直等到這一句唱。
“站立宮門——”
下面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目光灼灼的看著臺上的譚富英。
而譚富英,不出意料的,還是沒有唱上去!
這一下,譚富英的名聲算是徹底的砸在了津門!
從那以后,譚富英再來津門演出,從來都沒有唱過《四郎探母》。
而在津門,也留下了那么一句“三塊三,叫小番”,這成了譚富英先生,永遠都抹不去的痛!
這就是津門戲迷的厲害之處,就算是譚富英這樣的大師,也會心慌出錯。
但是,只要能夠得到津門戲迷的認可,那么就說明,你大江南北都可以去闖蕩了!
至于說魔都掙錢,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
魔都可是那個年月,華夏最大的銷金窟,十里洋場,紙醉金迷。
那個時候,清政府一倒臺,京城的繁華就是一落千丈,幾乎很少有堂會演出了。
要知道,京劇演員最賺錢的,自然就是出去跑堂會了。
為了賺錢,京城的演員們開始到外地演出,到津門演一場,能頂小半年,但是到魔都演一場,就掙回來一年的開銷!
這就是京劇界著名的京城學藝,津門出名,魔都賺錢。
走進了津門大戲院的后臺,林牧有些好奇的跟著于智魁和李正素等人,一起到了前面的舞臺上。
看著于智魁用自己的腳步,一寸一寸的丈量著這塊舞臺,跟在身后的林牧好奇的問道,“師父,您這是在干什么呢?”
于智魁一邊向前走,一邊淡然的說道,“小牧,我來問你,到了一個新劇場,你首先要做什么?”
林牧被問的一愣,一時沒有回到上來,畢竟這個問題,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他還沒有正兒八經的上過臺唱戲呢!
于智魁也沒有指望林牧能夠給出什么答案來,自顧自的說道,“我來教你個乖,以后到了任何一個新劇場,第一件事,就是來舞臺上,用自己的腳,把這個舞臺的每一寸臺板都給走一遍,讓自己的心里有數!”
林牧聽到這話,好像聽明白了于智魁要說的意思!
于智魁繼續說道,“小牧,咱們唱老生的,最怕的是什么,就是腳底下沒根,畢竟咱們老生演員,大部分的演出,都是要穿厚底的!”
所謂的厚底,就是靴子的底是厚的,大多數都是一寸,還有更高的,這就要求演員穿上靴子之后,要穩。
“如果這塊舞臺你沒有踩過,萬一哪一個地方有個坑,有個凸起的,你表演的時候不小心踩上去了,那可就成了演出事故了!”
聽著于智魁先生語重心長的話,林牧感受到了一股溫暖。
這就是傳承,如果沒有老先生親口告訴你這些道理,你絕對想不到這些東西,除非你在舞臺上真正的摔過。
林牧點了點頭,跟著自己的師父,一點一點的在舞臺上踩著,體會著整個舞臺的大小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