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牧邁著四方步,穩穩的走到了九龍口的位置,雙手水袖一抖,唰的一下,兩條白色的水袖如同白龍出洞一般,飛向了兩側,然后,林牧將水袖收回。
雙手抬高,在官帽的兩側一頓,然后雙手順下,在自己的髯口上一捋而下,最終,雙手抓住腰間的玉帶,輕輕一端。
這一系列的動作,在京劇里,是一個程式化的系列動作。
投袖,正冠,捋髯,端帶。
林牧的這一系列的動作,做的瀟灑非常,竟然跟于智魁一般無二。
就連站在于智魁身邊的李正素都是忍不住掩口一笑,湊到于智魁的耳邊,說道,“老于,小牧可是平日里沒少觀摩你啊,你看這動作,幾乎跟你一模一樣!”
于智魁也是心中一陣欣慰,其實他也有些驚訝,沒想到林牧竟然對他動作的細節,還原的這么惟妙惟肖!
不過,于智魁并沒有徹底的放下心來,要知道,這出戲對于年輕演員來說,是非常難于駕馭的。
因為,一開始,10多分鐘的時間,林牧需要一個人在舞臺上,連說帶唱,這對于一個老生演員來說,是對他藝術魅力的最大體現。
如果你讓觀眾們都坐不住,開始聊天了,那就說明你還是太稚嫩,還需要磨煉。
“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
林牧上臺之前,自然是使用了“天籟之聲”,將自己的嗓音條件提升到了90。
這兩句叫做“引子”,一般都是一個對子,兩句詩,用來體現角色的心情或者所處的情景。
一般來說,這個引子就是半說半唱,沒有樂隊,全憑演員的嗓子。
而林牧這個引子一出口,臺下的那些懂戲的戲迷們一下子打了個激靈。
好霸氣的聲音啊!
林牧的聲音又清脆,又干凈,仿佛沒有任何雜質一般,直接就唱到了他們的心里。
“好!”
“咦——”
現場的戲迷們這一次是發自肺腑的叫好。
看到林牧的表現,在聽到臺下戲迷們的掌聲,把場子的于智魁這才真真正正的松了口氣,露出了一絲微笑。
一旁的李正素也是不由的贊嘆連連,湊過來說道,“老于,小牧這孩子真的是大心臟啊,穩重,大氣,這嗓子,真干凈!”
于智魁用沙啞的嗓子說道,“這小子,比我年輕的時候,強多了!”
李正素也是掩口一笑。
念完引子,林牧背身,走到了小座前,慢慢的坐下。
接下來,就是要看林牧能不能夠鎮住場子了。
先是一大段的念白,將自己的身份給講了出來。
自己叫楊延輝,山后磁州人氏。
父諱金刀令公,母親佘氏太君,生我弟兄七男。
只因十五年前,沙灘赴會,一場血戰,只殺得我弟兄,四走逃亡。
那時本宮被擒,改名木易,多蒙蕭太后不肯殺害,反將公主匹配,算來到有一十五載。
昨日小番報道:蕭天左,在九龍飛虎峪,設下了天門大陣,宋王御駕親征。
聞聽老娘,押糧來到雁門關口,是我有心,回營見母一面,怎奈關口阻隔,插翅不能飛過。思想起來,好不傷感人也!
這一大段念白,如果沒有一些能耐,大部分人聽著聽著就不耐煩了!
但是,林牧對這一段念白的處理非常的精妙,本來他的聲音就好聽,再加上用了一些高矮音相結合的辦法,抑揚頓挫,而且是不是加上一些語氣助詞,讓這一段念白顯得是引人入勝。
很多戲迷都是聽得搖頭晃腦,剛才想要退票的心思早就飛到了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