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侯喜瑞。
連:馬連良。
富:譚富英。
盛:裘盛戎。
世:袁世海。
就光這五位,都是鼎鼎大名的京劇藝術家,還有更多的人,其中不乏流派的創始人和京劇藝術家。
而葉鵬舉的父親,也是“盛”字科大名鼎鼎的葉派小生的創始人葉盛蘭先生。
而他的弟弟,則是傳承了葉派小生,如今小生行當的泰山北斗,名字叫做葉邵蘭。
可以說,這一家人都是京劇界響當當的人物。
作為林牧的師爺,葉鵬舉也是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對林牧大加贊賞。
看到葉鵬舉都出面了,更多的京劇演員們都出來,開始對林牧進行一撥瘋狂的吹捧。
林牧現在剛剛回到后臺,開始換下身上的行頭,準備接下來的一折戲的表演。
第二折戲是鐵鏡公主和蕭太后的戲,名為“盜令”,沒有林牧。
于智魁正在幫林牧換行頭,一邊換著,一邊交代著一些細節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林牧也是一邊換行頭,一邊認真的點頭,將師父教導的這些細節,全都牢牢的記住。
很快,李正素的“盜令”結束了,第三折是“別宮”,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林牧出場,從公主手里接過了金鈚箭。
下一折,過關!
大國舅和二國舅的插科打諢,讓臺下的觀眾們都是笑開了花。
這就是京劇中丑角的作用。
所謂無酒不成席,無丑不成戲。
從古至今,所有的戲曲中,就不存在沒有丑角的戲。
只不過是分量輕重,扮演的角色不同罷了!
雖然從古至今,幾乎沒有以丑角為主角的戲,但是丑角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畢竟京劇的祖師爺唐明皇就是唱丑角的,所以在后臺,丑角的地位一般都是最高的!
而丑角在一出戲里,做的就是一個插科打諢,調劑氣氛的作用。
再下一折,就是巡營了!
這一折,飾演楊宗保的小生演員出場,聽到遠處有鸞鈴聲,馬上叫人灑下了絆馬索。
就是這個絆馬索,一下子將黑夜里急匆匆趕來的楊延輝給拌下了馬。
而在這里,楊延輝要表現出自己被突然絆倒,需要做一個專業的京劇動作,叫做吊毛!
剛才在后臺,十多分鐘的時間,于智魁重點給林牧講解了一下這個吊毛的動作要領。
雖然這個動作可以說是京劇演員,尤其是老生演員的基本功,但是之前也說過,《四郎探母》中的這個吊毛,跟其他劇目中的不太一樣。
因為他要將那根一尺多長的,塑料材質的金鈚箭從后脖領子里插進去,正好就在后背上。
而吊毛的動作要領就是一個前空翻,用后背落地,如果一不小心的話,讓金鈚箭硌到了,那可絕對不是好受的事情!
這個吊毛,也是《四郎探母》中,僅次于“叫小番”的精彩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