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牧聞言也是一陣茫然,自己剛才的吊毛怎么了,都讓師父感慨到嘆為觀止的地步了。
距離林牧上臺還有一些時間,于是,于智魁認真的說道,“小牧,雖然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我要跟你說的是,剛才你的這個吊毛的動作,是正兒八經,當年譚派嫡傳的吊毛技巧,不過,就算是現在,譚派吊毛都已經失傳了!”
一旁的李正素都是聽得不由的張大了小嘴,驚訝的看著林牧。
林牧的嘴也是不由自主的張開了!
譚派?
要說京劇界,哪一個流派的傳承最廣遠,自然就是譚派了。
從第一代的譚志道開始,到如今的譚政巖,總共七代嫡傳,可以說是京劇史上都值得大書特書的京劇流派。
要知道,京劇的傳承,看的是天賦。
就算是其他流派的子嗣們,很少有人能夠獲得成功,而就算是一兩輩能夠出來出色的繼承人,但是總會有后繼乏力的時候。
但是,譚派,嚴格的說,從譚鑫培開始,到目前的譚政巖,算是六代,雖然不說是后面的人能夠強爺勝祖,但是扛起譚派的這桿大旗,是沒有問題的。
林牧剛才的這個吊毛動作,竟然是譚派都已經失傳的動作,這個論調,一下子就讓林牧懵逼了!
啊,我這么吊嗎?
我不就是根據劇情人物的需要,做出了這么一個動作,我當時真的沒有多想啊!
看著還有點迷茫的林牧,于智魁也不多說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行了,別多想了,靜下心來,把接下來的戲唱好,前面的難關都已經過了,接下來,別松勁兒,鉚住了!”
林牧也是深吸了一口氣,將紛亂的思緒給壓了下去,收攝心神,看向了舞臺,邁步走了出去!
見弟,見娘,見妻……
于智魁和李正素并肩站在上場門的側幕后面,都是一臉滿意的看著林牧在臺上愈發穩健的表演,都是不住的點頭。
于智魁的內心非常的欣慰,今天本來以為是自己出道以來第一次大型的舞臺事故,但是沒有想到,錯有錯著,竟然讓林牧提前登上了舞臺,而且還有如此精彩的表現。
時也運也命也!
于智魁不禁感慨了一句,“小牧的命還真不賴!”
李正素聽出了于智魁的言外之音,笑著說道,“那也要他的底子夠扎實,你這個師父可是功不可沒啊!”
于智魁苦笑了一聲,心中暗道,這一年多的時間,自己還真的沒有教過林牧太多的東西,現在林牧舞臺上的表現,大多數都是平時林牧暗自揣摩,尤其是這些天,跟著劇團一起排練的時候,觀察自己的一舉一動,然后在舞臺上表現出來。
這就是天才嗎?
三見之后,就是哭堂,楊延輝拜別家人,離開宋營,回轉番邦。
最后一折,回令!
大團圓的結局,讓臺下的觀眾們看的是心滿意足。
大幕拉下,所有觀眾們全都站起身來,大聲的喊著要求返場。
到了后臺的林牧,真的是感覺自己都快要虛脫了。
將近三個小時的大戲,林牧幾乎每一折都有演出,而且在后面的戲中,全都是情緒大起大落,需要表現自己唱工的戲,非常的消耗體力。
第一次登臺,加上心理壓力巨大,下場的那一瞬間,林牧的心神一松,腳下竟然一軟,險些摔到在了后臺。
幸好身邊的李正素早就看出了林牧表情不太對,伸手扶了一把,旁邊的工作人員也是趕緊過來,扶著林牧坐在了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