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刺史韋棠出身不錯,自身能力也不錯,故而仕途順風順水。
早上理事畢,韋棠和司馬馬遵在一起喝茶。
“前朝曾有言,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韋棠笑道“宣州便是如此,治所桃縣,不遠處就是節度使駐地,上面婆婆太多,頭痛。”
馬遵說道“可不是不過相比之下,桃縣縣令更慘一些。”
桃縣縣令的上頭有兩層婆婆,宣州、節度使衙門。
“哈哈哈哈”韋棠用手指頭點點他,“你倒是會安慰人。”
馬遵說道“去歲相公病了一場,整個冬季都沒怎么出門,更是破天荒的沒去長安參加大朝會。開春了,也沒見相公露個面。使君,弄不好,相公怕是要致仕了。”
“難說。”韋棠眼中有些冷意,“若是相公致仕,節度使府就會迎來動蕩。有人升遷,有人貶官,有人告老。”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道理放之四海皆準。
“使君,廖副使對使君頗有好感,若是相公致仕,使君機會不小啊”馬遵微笑道。
若是馬遵上位,他這位馬遵的副手,也有機會一窺刺史之位。
一個蘿卜一個坑,當上面有人動了之后,一個個蘿卜都盼望著集體往上升一級。
“難說。”韋棠放下水杯,“別忘了陳州那人”
“楊玄近兩年勢頭太猛了些,不過,畢竟年輕啊”馬遵笑道“使君卻不同,履歷夠,資歷夠,閱歷夠。想進節度使府,若是少了其中一樣,那便是瘸了腿。”
“使君”
有小吏請見。
“何事”
“使君,陳州那邊來人了。”
“哦讓他來。”
陳州來的是個小吏。
“小人奉命前來。”小吏站的筆直,讓堂上的韋棠等人微微蹙眉。
“說”韋棠淡淡的道。
小吏大聲道“使君令小人傳話,德成縣毗鄰陳州萬固縣,兩縣之間有六個村子歸屬不明。
使君查過往年的記載,原先那六個村子中,四個隸屬德成縣。
此次大水淹沒了那六個村子,使君令人去德成縣告知,德成縣卻袖手旁觀”
收拾了陸角等人后,楊玄當即令人快馬去德成縣,催促對方趕緊賑災萬固縣已經開倉了,向六個村子敞開發放糧食。
可官場的規矩,是誰的就是誰的。救災應急可以越俎代庖,但不能長久。
馬遵輕咦一聲,“那六個村子老夫倒是知曉,當初萬固縣搶過,難道如今萬固縣不屬于陳州了嗎”
小吏說道“宣州也搶過”
需要治下人口增長的政績時,宣州也會說那六個村子是自己的治下。
馬遵淡淡的道“無稽之談”
這等事兒沒必要打口頭官司,而且這里是宣州,不是陳州。
“楊使君的威風,使錯了地方”韋棠淡淡的“回去告訴他,那地方,陳州自己收拾”
下次需要人口和賦稅時,宣州再吆喝一嗓子就是了。大筆一揮,好了,六個村子就是俺們的了。
這等事兒官場上常見。
小吏不卑不亢的道“使君說,若是宣州拒絕,那么就令小人問問”,他大膽抬頭看著韋棠,“這個世間,還有沒有公理”
韋棠輕蔑的搖頭,“滾”
楊玄坐鎮頂陽村,調動了萬固軍隊前來救災。
大水早已退去,災民們得了糧食,兩頓飽飯一吃,力氣也回來了。
“吃了使君給的飽飯,就別偷懶”一個長者打個飽嗝,“使君都在搬東西,咱們難道還能坐著看熱鬧那是咱們的家園,跟著使君,把它收拾出來。”
除去老弱之外,差不多兩千人加入了進來。
楊玄拿著鏟子在清除淤泥,他有修為,力氣大,輕松寫意。
林飛豹等人在他的外圍干活,隱隱把他圍在中間。
“使君,我等來了”
楊玄直起腰,反手捶捶,笑道“抓緊了,把家園清理干凈,回頭還來得及春耕”
“是嘞”幾個老人被放了進來,楊玄使個眼色,林飛豹等人散開。
“使君。”一個老人賠笑道“咱們這究竟是哪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