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放棄了去整菜園的打算,四人一道坐上大客車來到縣城。
為了給三個孩子提供好的讀書環境,從他高中起,母親就開始陪讀,家里在縣城周邊租了套民房,其實就是幾間舊瓦房,跟老家的瓦房沒有啥區別,甚至還不如。
冬天漏風,夏天悶熱,但勝在便宜。
“媽,這房子沒法住,太熱了!人都呆不住,還怎么看書寫字。要不自們在縣里買套新房子吧!”林淵站在房外,對屋內有些望而生畏。
“大哥,真要買房子嗎?”小河和小魚兩人大叫起來,連寸步不離身的MP3也不香了。
“嗯,這次我賺了點錢,然后家里再借點,湊個首付,差不多夠了。”
“媽,我們要住新房子嗎?我可以有自己的屋子嗎?”就屬林小魚最開心。
“現在縣里有政策,只要是鄉下的進城買商品房,還有補貼。你爸上次問買一套好像補貼六七萬吧!”
沒有哪對夫妻不愿住好房子,不愿在孩子身上投入,除非他們沒錢。
“多少錢一平?”林淵還不清楚如今老房的房價。
“你爸上次打聽過,兩千七,東城小區,就是新蓋好的那個小區,在丁字路口離車站不遠,離三中也近。”顯然母親也動過這樣的念頭,不然不會記得這么清楚。
前世,好像家里一直都沒能在縣城里買過房,等想買的時候,縣城的房價都七八千了,買不起了。
而老爸總會念叨當年林淵從家里借二十萬出去創業,還不如在老家買套房子。
每次說起這個,他都是無言以對,后來被說煩了,父子倆就會吵架,母親則會嘆氣。
現在一百平方,也就二十多萬,然后還剩個二十多萬,完全夠弟弟妹妹讀完高中了,以林家人向來節省的生活作風,上大學的都夠了。
雖然在縣城買房不如投資別處劃算,但他不想只有錢,還得有生活,以及一起生活的人。
他已經決定哪怕父母不愿意買,他就自己再買一套,等房子拿到手,再扔給家里,省的每次回家,都跟受酷刑一樣,沒一個能躲藏的地方。
以后,就讓父母隨便在縣城找份輕松一點工作,只要夠平時開銷就成,照顧好弟弟妹妹,需要錢,他來整。
中午,老爸從工地上回來吃午飯,家里商量了一下,顯然老爸也早就想這個想法,只是家里沒錢,這事讓他念叨了半輩子,和家里的每一個人都吵過。
“我地猴嘞,真地?哇,那好,好!大淵有出息了……”老爸開啟了眉飛色舞的念叨模式。
在母親千叮嚀萬囑咐下,父親拍胸保證不把錢的事往外說,林淵笑笑沒說話,估計也只能管一時,管一時算一時吧,總不能把老子的嘴給封了。
花了一周時間,一家幾口人定下東城小區的一套136平的大房子,四室的,縣里能補貼八萬多,差不多要花三十萬。
正好兄妹幾個一人一間,也算是實現了三兄妹童年最大的愿望,記得林小河工作多年后總算買到第一套房時,給他打電話時,直接泣不成聲!
其實電話里他挺不是滋味,若不是家里全力支持他創業,也不會連累弟弟買房日期一推再推,連帶著婚期也是再三推遲,因此弟媳對他這個大哥有怨氣。
“哥?”林小河向來話少,在小妹得到一間屋的允諾后,也弱弱地喊了聲,家里的地位由此可見。
“嗯,咱三一人一間。你以后沒機會吃的我的腳丫子了!”
幾年前,林小河有次做夢,抱著他的腳當豬蹄啃,嚇的后來林淵睡覺都是卷著腿。
“嘿嘿……”
房子是定了,但還要跑手續,他也懶得管了。
與父母商議了一番,夫妻倆依舊不同意放棄種地,這執念,也是沒誰了。
前世也是,如果不是身體累垮了,或許他們真的會一直種下去,怎么勸都不行,就是不愿出來打工。
按母親的說法就是,“種地人自由,不用受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