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彈著那稿子,一臉嫌棄道:“瞧瞧你寫的,怪不得沒錄稿呢。文字冗長,矛盾沖突幾乎沒有,讀下來味同嚼蠟……”
正說著,林蔓突然一把奪過稿子,抿著嘴,扭臉看向一邊,說不清是生氣還是害羞。
“呦,還不好意思了啊?”徐檸看得直樂,“你這態度就不成,聽不得批評,哪來的進步?”
林蔓心里那個氣啊,嘴里一個勁冒白氣,嫩白的臉蛋迅速漲紅了。
“給你!”她又把稿子遞給徐檸。
“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徐檸笑著接過來,道:“看在是同學的份上,我就給你改改吧。”
倆人就站在雪地上,一個講,一個聽,看的路人紛紛側目。大冬天的,站這不冷嗎?
“好了,就講到這吧,凍死我了。回去了啊。”徐檸把稿子還給她,轉身要走。
“哎,那我下次投稿呢,能過嗎?”林蔓連忙問道。
“我怎么知道,反正得看質量。”
“那,我寫完了先讓你看,行嗎?”
“我閑的呢?天天幫你看稿子?”徐檸不屑一顧。
“幫幫忙嘛,我以前往投了好多稿子都沒過,真的很想發表一個文章啊。”
林蔓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聲音又軟,徐檸直起雞皮疙瘩。
“好吧,我這周不回去,你有稿子就送來吧。……算了,這太冷,去學一食堂吧。”
“謝了啊!”林蔓臉色一喜。
……
張枝江剛在附近租了一座院子,就在京大南邊的老虎洞胡同。
姜瑞已經決定在京城設立一個辦事處了,常年留守兩個人,專門負責仰望雜志在京城跟附近地區的發行。
一大早,徐檸踩著溜冰場似的路邊,趕去祝賀喬遷之喜。
他很快找到了地方,門口掛著仰望雜志社的牌子,幾個老頭正站在胡同口瞧熱鬧。家門口多了個雜志社,稀罕事啊。
到了院子里,就看到張枝江跟一個年輕人正忙著大掃除。
“哎,小檸,過來幫忙擦玻璃!”看到徐檸,張枝江從窗臺上跳了下來。
他扶著腰,手里的抹布遞過去:“真是年紀大了,忙一會就腰酸背痛的。”
徐檸接過抹布,又跟那個年輕人打了個招呼。這位是雜志社新招的員工,名叫趙旭,派來鍛煉鍛煉。
抹布在水盆里滌了滌,徐檸一邊擦窗戶,問道:“叔,你真明天走啊?現在火車站人可多,回去一趟得要半條命。”
“不回去不成啊,我老娘身體不好,過年得回老家瞧瞧。……過兩天,你劉叔來替我的班,雜志的事你不用擔心。”
“這我知道。”
雜志社的人大部分都拖家帶口的,長期在京城不現實,所以實行輪崗制,每人過來兩個月,工資補貼翻倍。現在的出版社跟雜志還是一套班子,沒分家。
把院子打掃干凈,也到了飯點,徐檸拿出五塊錢遞給趙旭,道:“買點酒吧,我們學校南門那有家飯館,買幾道葷菜,咱好好吃一頓。”
“哎。”趙旭接過這筆巨款,套上圍脖,麻溜的出門了。
張枝江在旁邊看的直砸吧嘴,出手就是五塊,這小子,富得流油啊。
徐檸現在確實不差錢,除了暑假賺的那五千,他的第二本英語教輔書也出版了,銷售一樣火爆。十萬字,還是千字十五算的,這就是一千五。再加上在雜志上陸續發表了四五篇文章,又是兩三百,花了不少,但現在手里還有將近六千呢。
從廚房弄出來一個煤爐子,又扒拉出幾個煤球,費勁點著了,就坐在屋里擺開了架勢。
趙旭帶著酒菜回來了,鍋架好,酒菜都放鍋里熱著。
屋外寒氣刻骨,屋里好酒好菜,三人坐那卻相對無言,……還是吃飯吧。
今年的生活工作就算在這畫句號了,來年就是一九八二,真快啊。